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母校“翻”了“老底”。近日他回西南大学访问,校史馆公开了他在重庆求学时的成绩单,其中农学课程成绩并不突出。袁隆平反解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
作为母校的西南大学,时隔50多年后,把袁隆平当年求学时的成绩单公布出来,其中含有很复杂的动机。依照常规,后来在农学上干出惊天动地事业的袁隆平,当年的农学课程成绩应该很突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其农学课程成绩却远远不如英文、地质学、气象学等,而他后来做出非同一般成绩的却是他在校成绩不突出的农学。对此,袁隆平反解了“两重要”,这种反解就显得意味深长,特别重要。
那么,如今翻袁隆平当年学习的“老底”,该“翻”什么?该领悟什么?我觉得有3个方面值得好好翻翻,好好领悟。
袁隆平说,“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这强调了实践的极端重要性。课堂上的农学成绩突出,不等于实践也是如此。课堂上的农学成绩并不突出,这也无需悲观,完全可以通过后来的社会实践来弥补。袁隆平不背课堂成绩包袱,肯在社会实践上下功夫,结果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而这一点,恰恰是那些只重视书本知识,只重视使用电脑的年轻人所欠缺的,袁隆平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袁隆平终身从事农学和杂交稻研究和实践,现已是78岁的高龄,仍不肯离开田间,继续他的超级杂交稻研究攻关,这是因为他胸有长远目标,一步步向长远目标走近,为了这个目标,他义无反顾,矢志不移,放弃了自己的享受。假如他像无头苍蝇,频繁跳槽,到处乱飞,又怎能在杂交稻研究攻关上,做出举世瞩目的业绩?
袁隆平身价高达1008亿,但他只靠基本工资生活,对此,他还感到很满足,这是许多年轻学子所做不到的。他到母校访问穿的是50块钱的衣服,他说他喜欢穿的还是那件15块的衬衫。这些都说明,他不看重金钱,只看重事业,不为金钱改变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多么难能可贵,对此,年轻一代的学子应该好好揣摩,终身都值得借鉴。
翻开袁隆平当年农学课程成绩“老底”的人,可能并不存有恶意,甚至还带有几分钦佩,几分好奇。但要明白,真正值得青年学子去翻的应是,袁隆平后来如何重视社会实践,如何围绕一个目标一直坚定走下去,不为金钱和个人既得利益改变初衷。假如袁老母校的学子和其它年轻一代学子都能这样做,都重视去“翻”袁老这样的“老底”,去曝袁老这样的光,其实际意义就大了。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