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办学,是件备受争议的事。
2008年5月20日,华生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以下简称北师大珠海分校)校长。上任后,他力主改革,在学校定位、发展战略、教学改革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他首先为学校引入一个公益性基金会,探索“民间组织+百年名校+地方政府”的新模式,建立了“牛津剑桥式”联办公益性大学。同时,他尝试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会”主导的管理机制,并逐步推行国际化教学。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华生不时流露出他对祖国、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带有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大学、留洋、归国奋斗,华生铭记着时代赋予他的每一次机遇。为了这份感恩之情,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探索与奋斗。
一问华生:
改革,会不会水土不服?
华生关于教育改革的想法,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形成的。他上学很早,由于时代的原因,中间两次停顿下来,多年后才又开始继续上学。从6岁一直读到46岁,多年受教育的经历,使得华生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刻。现在,他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
谈到明升官网的教育模式,华生认为“文革”前以学苏联为主,“文革”后拨乱反正,教育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改革开放30年,明升官网的经济、社会、政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育却相对滞后。因此,教育急需改革。
出任北师大珠海分校校长并不是华生初次的校长经历,他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也曾有过数次因水土不服而搁浅的遭遇。回国伊始,华生就想办一所“牛津教育国际公学”,一直没有办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天津看了一块地,甚至交了定金,但由于环境制约和力量不够,还是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又在河北办了津桥工商学院,尝试全英文教学,坚持了很多年,由于明升官网的教育环境对民间办学有所限制,又是无疾而终。直到2003年,华生终于把全英文教学做起来了。
但是,这些实践在规模上都不如北师大珠海分校,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力不大。因此,对于这一次的校长生涯,华生相当期待。
除了规模以外,华生选择北师大珠海分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该校地处广东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容易起到排头兵的作用。从沿海地区开始,从薄弱环节入手,北师大珠海分校应该更易于改革。
华生提倡的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自治和开放式教学。他理想中的大学是“开放的平台,自由的堡垒,思想的殿堂”。为了保证学术与思想的自由,华生根据多年海外任教的经验,结合明升官网的国情,吸取以往教育改革搁浅的教训,决定采用“中西合璧式”管理,以教师为主导,民主治校。
学校的行政机构将受到校教代会和院教师会的双重制衡。教师会制度来源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院制,这个院级的民主机构有权监督和弹劾院长,制定院内教研计划。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教代会,即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这个制度来自于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作为校级的管理机构,华生保留和运用了这个形式,计划将其做成学校的“议会”。它有行政人员的任命权、罢免权,以及对校长的弹劾权,有权审查学校的财政预算和支出,制定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教师管行政,教学谁来管?
华生认为,教师管理、监督包括轮流行政,保证了学术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参与,这一点才是民主治校的真正定义核心。至于具体的日常行政工作,还是会由专职的行政人员负责管理。专业有分工,教师的专长及主要任务还是教学。
二问华生:
创办“牛津剑桥式”大学,能否生存?
对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定位,华生用了“联办公益性大学”这个词。既不是教育部管辖的普通公办大学,也不是以盈利为主的民办大学。“联办”,即联合办学,由三方组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市人民政府,还有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民间人士以基金会的形式参与。“公益性”,就是说该校的全部收益都将用于改善教学质量。
北师大珠海分校的运行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的支持拨款;二是学生的学费和校办企业的收益;三是“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也是华生最为看重的一部分。这个资金构成的模式来源于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的大学。
为了保证学校的公益性,华生创建了“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它将在学校理事会中拥有否决权,但是捐款人没有任何的回报。“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捐赠活动,现在刚开始筹办。
对于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人捐款?华生回答得很肯定:“基金会不成问题。”他举了几个例子,如他本人及好友带头捐款、该校的校友会募捐等。相比起以上的捐款来源,华生更为信赖的是当代明升官网的慈善文化。“从这次汶川地震可以看出,明升官网人在富起来后,慈善文化不是没有,但它需要社会的鼓励,需要有人去带头发展。基金会只是一个火种,它将带动后面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教育中来,但我们绝不让盈利性的资本进来。”华生说。
经济学家办教育,专业特长当然要好好运用。华生对办校有自己的节奏、计划:先搞好教学,再深化科研,最后发展校办明升。
作为学校资金来源的组成部分之一,北师大珠海分校搞明升的目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来支持教学。华生从专业的角度对此作了分析:拥有近2万名学生的北师大珠海分校相当于一个小城市,光是其后勤辅助等三产做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明升。
华生走了,继任者不懂经济怎么办?华生计划为其后的校长建立一个明升管理制度,即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校办企业。这样一来,校长不懂经营管理也没关系,校办企业的资金源一样能长期地延续下去。
三问华生:
“国际化教学”能走多远?
华生的国际化教学,是教育制度与教学内容的双重改革,是质与量的双重转变。
除了在教育制度上实行“中西合璧式”以外,国际化教学在内容上,以全英文教学为主,华生对海归教师寄予厚望。
作为一个资深海归,华生身边的很多海归有从教愿望,他办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给这些后辈一个好的工作平台。华生深有感触地说:“不是所有海归都适合创业或是在企业工作,绝大多数适合做专家学者。国内要创业,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许多综合素质,比如凝聚力、社交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这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回国成为一种潮流,许多海归希望回到教育科研领域,并能够保留一个英语的环境,避免语言退化,不要把英文优势丢了。”
国内招聘海归的院校很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招聘单位多半门槛很高,比如要求应聘海归的学历在博士以上,要有国外的任教经验等等。绝大部分海归并不符合要求,满足条件的海归又不一定愿意。已聘用的海归教师中,由于所属院校不一定采取全外语教育,他们的语言优势往往也难以发挥。
华生校长能提供给海归一个怎样的平台?
全球化环境下,掌握过硬的外语水平,对学生将来就业是很有利的。北师大珠海分校将逐步实现全英文教学,海归的英文将有用武之地。同时,华生认为不能唯学历论,他表示将“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不是名牌、没有海外任教经历的海归都可以来这里竞争上岗。以海归教师为主力,与国际化接轨是该校未来的大趋势。
华生理想中,一名合格的海归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学有所长。专业与英语都要过关;其次,要能适应国内的需要。不要因出国几年就与国内产生隔阂,要能融入周边大环境。最后,懂得回报。出国留学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与国家的培养、时代的机遇是分不开的,海归更应该有回报祖国和社会的理想。
华生:经济学家。1987年1月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91年至1995年应聘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与任教,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回国出任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的牛津剑桥国际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现身兼公司总裁、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和多所大学的教授等职。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