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微重力下多孔可燃材料闷烧特性的实验研究”项目搭载实践-8号育种卫星,顺利完成预定空间实验任务,获得了颇具价值的完整实验数据。
与常见的家用燃气灶具等的明火燃烧不同,闷烧是主要发生在多孔可燃材料中的一种没有明火出现的燃烧现象。抽烟时发红的烟头,以及炽热的烟头掉到沙发、被褥、地毯上冒烟起火但还没出现火苗的阶段,都是典型的闷烧。常见材料如木材、塑料、泡沫材料、布、棉花等,都能够维持闷烧。
闷烧的危害主要有两方面表现:一、闷烧释放的有毒气体远高于明火燃烧;二、闷烧向明火的转化,为不能直接引起明火的微弱热源引发火灾提供了途径。另外,闷烧可能在材料内部长时间慢速传播,难以检测和扑灭。据统计,大约75%的住宅火灾是由材料闷烧引起的,住宅火灾中死亡人数的30%归因于闷烧。
项目负责人王双峰副研究员指出,载人航天器也具备闷烧发生的必要条件,相关事故国外已有多次报道。航天器的结构更加复杂、在轨时间更长、飞行任务更加多样,并且浮力对闷烧的影响十分显著。“空间微重力与地面闷烧实验的对比研究,不仅对改进载人航天器的火灾安全措施十分必要,还有利于认识地面上闷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本次实验的卫星搭载实验装置实现了高压气源储备、气流流量控制、恒定环境压力维持等先进功能。分别对21%和35%氧气浓度条件下的海绵泡沫闷烧点燃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测量,其中等压条件下的闷烧过程、双向闷烧过程和高氧气浓度气流条件下的闷烧过程均为首次研究,实验条件更接近实际或最危险闷烧。
实验结果表明,在微重力环境中,只需要较为微弱的热源即可引发闷烧,很小的气流速度即可支持闷烧的传播;材料长度较大,则闷烧不能到达材料端部,此时只能主要依靠高灵敏度的火灾探测器来发现闷烧,但闷烧过程释放的有毒产物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闷烧也可以自维持传播直到材料末端,进而引燃临近的可燃材料,使火灾范围扩大;在高氧气浓度(如35%)条件下,闷烧可向明火燃烧转变,反应温度大大增加,更容易引起火灾的蔓延,造成严重后果。“实验结果为研究闷烧机理提供了理想的基础数据,对载人航天器舱内的火灾安全具有实际意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