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与几位老友聚会,席间一位老友说起他的一篇学术论文交给某杂志社很久了,编辑部对是否刊用却不置可否。另一好友一语点破,“别傻了,就你研究的那个冷门,不交点版面费,文章恐怕是难面世了。”老友恍然大悟之余,还是心有不甘,“难道世道果真如此?”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潜规则的议论颇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如果留心,其实也不鲜见。所谓“潜规则”,是拿不上台面,只能悄悄做,不能公开说,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和行为方式。但为什么如今潜规则却能摇身一变,成为似乎人所共知的“显规则”?不少人对此很是反感,为何却也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改革开放30年,明升官网创造了经济奇迹。但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动与转型,一些负面现象也开始出现,一些人的正义感和价值观逐渐迷失,开始信奉没有对错,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炒作。再加上目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于是潜规则日益大行其道,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官场有官场的潜规则,商场有商场的潜规则,体育界有体育界的潜规则,文艺界有文艺界的潜规则……比如说钱权交易、跑官要官、买卖书号;比如说好处费、封口费、版面费……对于这些潜规则,人们最初是坚决排斥的,但渐渐地随波逐流,再就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最后竟然是运用自如。精于此道的人,会被认为“有人缘”“会办事”“识时务”“能应变”。反之,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拒绝潜规则的人,则可能被视为“另类”“不合群”“犯傻”“认死理”。
如果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范、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是“聪明人”得利、“老实人”吃亏,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减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与和谐,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持久。反之,如果一个社会充满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具有崇高的人文追求;如果一个老老实实做事、有气节有操守的人能够“有付出必有回报”,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进入高效良性轨道。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潜规则的盛行,就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时间长了,它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能掉以轻心。西方谚语说,面具戴久了会变成脸。如果潜规则成为常态,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哲学,这个社会的文化将是危险的。
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下一个30年,我们要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形象。我们不仅要做经济大国,还要做文化大国、道德大国、诚信大国。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潜规则必在扫除之列,我们不妨从这一步开始做起。
(郭建宁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