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明升官网的高等教育亟待转型,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大学的“使命”问题——究竟是培养“人”还是培养“人才”。
今年9月3日,哈佛大学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宣布,对在本科教育中施行了30年的核心课程方案进行重大改革,出台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并且在2009级本科生中推广实行;10月22日,斯坦福大学宣布计划成立一个委员会,对本科教育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探讨本科生的学术目标与要求。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大学教育,重在培养“人”
本科生:大学教育的主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大学”,就是进入高等院校接受“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包括了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绝大多数的国外高校,本科生是主体,本科教育乃是高校的主战场。美国的高等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国绝大多数四年制“人文学院”只有本科教育。其课程设置以学习各领域的广泛知识、提高各方面的智力能力为目标,并以此与那些专业性的、职业性的或是技术性的课程学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人文学院对本科教育的重视可想而知。而对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而言,本科教育依然是主体。《卡耐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第一条就是:“提供全面的本科教育。”
为什么美国高校如此重视本科教育?为什么诸如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高校都在对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与目标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早在1994年,斯坦福就出台了一个正式的手机版《本科教育》。15年来,这个手机版的原则和方法指导着斯坦福的本科教育。但在斯坦福大学看来,自1994年以来,无论是斯坦福还是世界格局都已经发生了巨变,因此斯坦福也应该研究在新的世纪里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正如斯坦福负责本科生教育的副教务长约翰·布拉夫曼在10月22日宣布成立本科教育委员会时所说:“时代巨变乃是促使斯坦福重新检视本科教育的最大动因之一。”
被暂时命名为“本科教育研究”的斯坦福委员会将从2010年春天开始运作,并将持续两年。该委员会要研究的问题大致有:到2020年时,人文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对于本科生的诸项要求,数量是少了、多了还是恰如其分?在专业之外,是否斯坦福的所有学生都要遵照统一的标准?
其实,在斯坦福进行本科教育研究之前,哈佛大学已经先行一步,在今年新学期开学之初宣布,对在本科教育中施行了30年的核心课程方案进行重大调整,用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取代“核心课程”。哈佛本科生学院院长伊芙琳·哈蒙茨教授称之为“适应新世纪的一个崭新的培养方案”。
据哈蒙茨介绍,哈佛本科教育有三个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一为专业,要求学生像学徒般专注于某个单一的学科;其二为选修课,要求学生学习那些可以使他们在各种知识领域内探索的课程;其三为“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园知识追求的基础上,学着向外看世界。
哈佛大学最新的“通识教育”分为八个大的学术类别: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 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明升m88系统的明升体育app、物质宇宙的明升体育app、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中的美国。每个大的类别提供了数门乃至数十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一般来说,通识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从每一个类别中至少选择一门课。他们既可以每学期选修一门,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在毕业之前修完八门课、达到学校对通识教育所提出的毕业要求就行。
本科教育:既是“上学”,更是“教育”
在美国,有学者把“上学”与“教育”区分开来,前者与教育机构和学位有关,而后者则与更广泛意义上的学问有关。如果我们确认这样的概念划分,那么,学历或者学位与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并无太大的关系。有学者甚至提出,单单认为学历证明就是“受过教育”的想法,无疑是把“上学”与“教育”混为一谈。
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首先是一种个人发展的过程;其次是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接受各种信息,使自身能够融入到当代社会与世界之中;再次是锻炼个人的创造性与批评性思维的能力;最后则是学会各种基础科目(如数学、物理学、明升手机、文学、历史等等)所传达出的各种思维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毕业后会很快忘记大学所学课程的内容,但该课程中所学的思维方式则不大会忘记,而且有可能会让自己受用终生。
依照这样的“上学”与“教育”理念,或许更能理解哈佛“通识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寻找“学生所接受的人文教育与其大学之外的生活之间的联结点”。
以哈佛新的“美学与阐释性理解”分类为例。该类课程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自身和他人,把大家都看做是文化与信仰的各种传统的继承者与参与者。要达到这样一种“理解”能力,首先要学会提高自身对文化表达形式的美学反应能力以及阐释能力;其次,学生若要学会既能理性地又能批评性地去看待艺术世界与各种观念,就有必要去了解各种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接受和传播的;再次,大学生应该知道怎样去阐释文化作品。
那么,与此相关的课程能教给学生哪些具体的能力呢?首先,批评技巧,即美学反应能力与阐释能力;其次,在分析原始文本的基础上,理解其语言、语言结构、艺术形式,同时能够理解其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动感的以及其他的形式;再次,教给学生如何分析文本,而这种分析要在语境的框架内;最后,还要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有实践的机会,比如走出课堂,参观展览、观看演出,与演员、导演、管理者等面对面的交流,或者让学生亲自创作。
由此可见,本科教育,既应该指一个人“上过学”,更应该表示接受过人文素养的“教育”。
大学:以培养“人”为使命
当下明升官网的高等教育亟待转型,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大学的“使命”问题,也就是:究竟是培养“人”还是培养“人才”。
在笔者看来,大学教育要以本科教育为主,要以培养大学生成“人”为使命。即便是那些要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应该首先将大学生培养成“人”。
首先,明升官网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化教育。在一个大部分人可以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国度,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从注重培养“人才”过渡到注重培养“人”——即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第二,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看,对于大学教育的期望,更多的还是培养“人”,而非“人才”。尽管明升官网有“望子成龙”的说法,但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中的家长都非常清楚,把孩子培养成“人”才是根本,能否成“人才”在其次。
第三,从学生学习的现状看,同样需要以培养“人”为主。与国外大学生相比,明升官网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敬业精神,自立能力、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第四,从大学教育的结果看,也需要培养“人”。如果在大学阶段,既没有把学生培养成专业人士,又失去了在人生最佳阶段培养其品性的机会,实在是得不偿失。耶鲁大学前法学院院长、法律教授安东尼·科隆曼在其《教育的终结:为什么我们的高校放弃了人生的意义》一书中说:“一所高校,首先是培养品性的地方,是培育智识与道德修养习惯的地方,这两者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能够过上最好的人生。”
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人”——全面发展、拥有文化素养的“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在大学毕业后能够使其过上最好的人生,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基本使命。
《明升体育app时报》 (2009-11-24 B3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