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可能仅余约两个月的打捞时间
9月26日,此前被命名为“南海Ⅱ号”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至此,距离这艘载有过万件古瓷器的沉船被发现保护已经有856天。
记者昨日(25日)提前赶赴汕头市南澳岛采访时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已同意将“南海Ⅱ号”更名为“南澳Ⅰ号”。而由于天气原因,打捞船今日将无法抵达沉船海域,1500万元的打捞经费已经到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打捞方案,本次水下考古工作将采取不同于“南海Ⅰ号”的作业方式。预计考古发掘工作将持续到今年12月中旬,但因为气候因素,年内实际留给水下考古队员仅余约两个月的打捞时间。
更名
古沉船更名为“南澳Ⅰ号”
根据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意见,经国家文物局同意,这艘古沉船被更名为“南澳Ⅰ号”。
记者昨日在岛上采访时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博物馆专门调拨的1500万元考古打捞资金已经到位,20多名水下考古队员也已抵达。
按照打捞方案,预计整个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到今年的12月中旬。但广东省考古队一位专家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虽然从现在开始到年底没有台风影响,但随着冬季临近,打捞海域的风力会逐渐加大,这会对水下考古打捞工作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实际上,留给水下考古队的实际作业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这位水下考古专家介绍说。
打捞方案
不同于“南海Ⅰ号”作业方式
水下考古专家经过勘探,“南澳Ⅰ号”沉船保存较好,船体大部被泥沙覆盖。根据暴露出来的隔舱板和船体上部凝结物的状态判断,古船处于正沉状态,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初步判断古船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
勘探测量数据显示,这艘古沉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初步判断除船体中部的两三个舱体外,沉船其他部分及舱内船货保存较好。
根据“南澳Ⅰ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打捞方案,本次考古工作采用了不同于“南海Ⅰ号”的作业方式。考古队将首先在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然后按照水下考古作业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测绘、摄影和文物提取工作,预计整个考古发掘工作持续到今年的12月中旬。
发掘结束后,编写和发表考古发掘手机版,今后的文物保护可分多个课题分别进行研究及保护手机版的编写。
守护故事
边防官兵驱赶可疑船2000多艘
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27名边防官兵,在守护“南澳Ⅰ号”的850多个日日夜夜里,出动公边艇近2000次,劝离不明作业船只近百艘,驱赶可疑船只超过2000艘。
发现“南澳Ⅰ号”后,第一次出警驾驶摩托艇的是叶金轮,他曾经长期驻守在打捞船上,平均每天要出艇四五次,来回十几航次,被戏称为“海上专职司机”。如今,他参加援藏已有一年多,可每次打电话回到边防派出所总要问一下“南澳Ⅰ号”的情况。
“安保任务结束后,最想关掉手机睡一觉,睡醒后对妻子和儿子说声对不起。”忙碌了两年多的云澳边防派出所所长朱志雄说。
回顾
明代古沉船被发现过程
南澳县是一个海岛。在南澳岛东南三点金海域的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有渔民潜入海底作业时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2007年5月25日、26日,南澳县云澳边防派出所根据线报,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10名,查扣文物138件。经广东省文物鉴定站鉴定,这批文物主要为明代瓷器。
这片海域立即被监控起来,广东省文化厅紧急调集10名水下考古人员组成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委派海洋救捞作业船舶赶赴现场,控制沉船点,并向国家文物局、广东省政府作了手机版。
在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南澳沉船水下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探,完成了水下摸探、采集和测绘工作,绘制出外围文物分布图、沉船平面总图和沉船纵、横剖面图,获取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采集外围文物近800件,加上渔民上交的200多件,总数超过1000件,并将此沉船命名为“南海Ⅱ号”。
结合考古勘探资料分析,初步判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青花瓷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