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某综合性重点大学文科院系的本科生,高中时听说过不少这个学院的各种传奇轶事,很符合身陷题海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想象,便暗下决心要跻身其中,并最终如愿以偿。来了以后却发现,那浪漫潇洒的生活状态虽然也偶有经历,但基本上都限于每学期刚开学的第一个月,在此之后,生活就像上紧了的发条,毫无停歇的可能。若要问何以至此?答曰:因论文也。
就拿上个学期为例,笔者选了4门专业必修课,两门专业选修课,两门通识教育通选课,这8门课的作业要求非常一致,均是两篇课程论文,一次期末考试。如此算来,共有16篇论文要写,平均每周一篇。其他同学因为选课情况不同而各有不同,但普遍都在10篇以上。开学一个月以后,大家便进入了“论文期”,到了最高峰的那一阵,论文几乎成了生活的唯一元素,偶尔与人交流互相打招呼的说辞都变成了:“你还剩几篇?”
如此的状况,自然离当初入学前所耳闻的“疗养院”的说法有很大的差距。向师兄师姐诉苦,得知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确是“疗养院”,只是最近几年才成这样。以前,学院的课,如果考试就不写论文,写论文就不考试,一学期下来三四篇论文三四门考试,确实轻松惬意。但在几年前,有位师兄向学院领导写信提建议,认为现有的学习考核机制太过松散,不利于学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建议加大学术训练的强度。于是领导大笔一挥,从此以后,每门课都一次考试两篇论文,便成了现在这样“一周一篇论文”的状况。
此位师兄加大学术训练强度的建议很是合理。原先的负担轻,固然给大家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自由再进一步往往就成了散漫。从这个角度来看,师兄的建议很有必要。然而,每门课一次考试两篇论文的具体举措合适吗?我看不合适。凡事都有个度,拿捏不好就会走样。
先不急着论理,看看具体事例,就可以看出此举对“学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看看同学们的论文吧,模式基本都一样,被戏称为“灌水文”:先提出一个命题,再综述各方观点,最后加一点点自己的看法,几无学术价值可言,常常是“为论文而论文”,“太水了,自己看了都恶心”。这还算好,即使是综述各方观点,也起码是建立在了解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又自己花心思做了总结归纳,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剪刀加糨糊”的模式更加流行:下载一大堆主题相近的论文,娴熟地“Ctrl+C”、“Ctrl+V”一番,在此基础上顺顺文字,改改标题,写点摘要,不出两三个小时,一篇论文就此问世。采用此手法,一晚上炮制两三篇论文的情况便屡见不鲜了。更有甚者,写出一篇“万能论文”,跟好几门课都能沾上边,分别上交,效率就更加高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犯懒不上进,上学就是要吃苦,多下点力气多写几篇论文有何不可?对此笔者不得不说,此言差矣。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论文写不写得出,写不写得好,而是在于,这样的学术训练,其实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前文所说的,是这种高强度的“学术训练”对论文质量的影响,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则是对学术能力的伤害。笔者曾和一些博士生聊天,他们说常会发现一些本科生想法新颖独到,令他们自叹不如,但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令人眼前一亮的情况却越来越少见。这种情况与所谓的“学术训练”不无关系。
笔者大一时旁听一次学术论坛,曾听到香港某高校一位知名教授的看法,“有人认为做论文前应该多读一些相关的论文,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论文读太多只会给自己‘洗脑’,丧失自己的想法。”笔者当时颇不以为然:本科低年级学生既没有多少知识积累,又不懂什么治学方法,不看别人的东西,怎么入门?但到了后来,才慢慢理解这位教授的观点。对于本科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过于强调所谓的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反而会扼杀创造力,让人陷入循规蹈矩的状态中。这并非虚言,不少同学都觉得,自从写了这么多论文之后,不管写什么东西,都带着那么一股子论文气,看似艰深玄奥,实则言之无物。
笔者的一位同学曾感慨道,老师让我们写论文,目的是为了促使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可当写论文的过程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乃至于全部,我们还拿什么时间读书,拿什么时间思考?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