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在上任之初,便提出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部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相信经过从中央到地方的积极努力,传统上的教育落后地区、偏远地区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教学条件、教师质量等教育条件,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我国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将会有明显的缩小。但是,基于我国城乡教育差别、东西部地区教育差别的历史和程度,义务教育的绝对均衡可能是难以达到的,我们对此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上,我们将面临许多“不能”。
然而,不能并不表明“无能”,在有些方面完全可以是“有能”的。虽然我们做不到让城乡教育、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各方面条件完全一样,但可以通过努力,让乡村教育、落后或不发达地区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及发达地区的教育一样,成为一种虽然教育条件和基础不同、但却能共同立足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好的教育。亦即能够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文明的指导思想和制度设计,让乡村教师、落后或不发达地区的教师,与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教师秉持同样的教育理念和信念,拥有同样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境界,追求同样的“使学生成人”的教育目的。
这样的设想和期望并非是神话,而是我国教育在过去曾经有过的历史。事实上,我国城乡、东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学校中,活跃着许多追求教育理想的优秀教师,把文明、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农村孩子的心中,使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有理想、有追求、有志气。教师一辈子扎根山区教育、扎根农村教育,也并非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许多教师心甘情愿的选择。也正是由于他们的艰苦努力,才使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一样,实现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使我国的农村地区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所以,现在进行这项工作,并非完全是创造,而是一半是恢复,一半是创造。只要相关的政策或制度合理可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完全可以达到。
那么,什么是我们如今要做的“能”呢?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应该努力使每一个学校的领导,都将心思用在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上,而不是用在如何争取什么模范学校、明星学校、示范学校、重点学校上,或用在自己的政绩及学校的经济目标上。让每一个教师都将教育视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理想,将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一心一意地从事教育事业,在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教学生学知识、学做人、学做事。而不是仅仅将教师工作看成谋生的工具,得过且过地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亦即仅仅是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领导让搞应试教育就搞应试教育,领导让追求升学率就追求升学率等),从而消除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缺乏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极端追求名利,促使应试教育的意识和行为膨胀,荒芜学生健康人格养成的现象。
要实现这些“能”,我们不仅要在改变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的形式上下功夫,而且要在改变义务教育不均衡的实质上下功夫。为此,需要首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选择对教育本质有深切体认,对办健康的教育有强烈追求,对改善教育落后现象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担任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领导。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在本质上还是一种行政化体制,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和精神引导非常重要。国家可以通过他们向广大教师传导一个信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质,就是要引导学生首先做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文明的人、有责任心的人,也就是要让学生“成人”。另外,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各种体现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规章制度,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信念引导和制度支持,并由此引导文明的教育风气的形成,引导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的形成。因为文明和进步的国家是在文明和道德的国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文明、道德的国民,就不可能有繁荣富强的国家。让学生“成人”,是国家文明和进步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条件,“精英”、“英杰”、“大师”等杰出人物是在健康的教育基础上自然地涌现出来的。由好的领导者昭示和弘扬好的教育观念,是实现义务教育实质性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是保证义务教育实质性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要有数量巨大的好教师。好的教育可以说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使好教育自然生长的基本条件,则是数量巨大或者说比例很高的好教师。那么,哪里来这么多好教师呢?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对于制度作用的论断可以说很有启示意义。他说:“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这个论断对好教师来源的启示作用是,现在在职的有些教师,其所以未达到好教师的标准,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应试教育政策使然。如果在教育政策的设计上进行调整,在教育管理的导向方面进行变化,他们完全可以转变成一心一意引导学生“成人”的好教师。另外,教育是一项理想性很强的事业,当教师应该有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教育理想。只有有理想,他才可能安心山区或偏远地区的教育工作,才可能不被物质利益诱惑而永远坚守教师岗位,才可能坚定不移地向学生传授做高尚的人的道理。在许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中,就有许多对“成人”教育心怀理想和追求的好教师,只是由于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与长期流行的应试教育趋向不符,因而被忽视或边缘化了,在理论上明确尊重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将会为教育增添许多积极的力量。
在教育发展诸多的要素中,人是第一重要的因素。好领导、好教师的效应是好风气、好环境、好传统。是教育对社会文明的引导和推动,是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促进。只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仅需要社会上层尤其是主管部门的努力,而且需要教育的基层单位——每一个学校的努力,这就需要社会上下能够达成共识,并且齐心协力地奋斗。在此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强调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努力,并不排除或否定教育部门目前所做的工作的意义,比如:实行城乡中小学校校长、教师的轮换制,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向西部及落后地区倾斜等,是希望这几方面政策能够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使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真正实现。
(作者为江苏大学教授)
《明升体育app时报》 (2010-1-15 A3 周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