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晓原教授抨击学术量化考核:鸡多了,鹤就难以立足了 |
|
“现在我有时竟说自己‘厌倦学术’,是因为现在的学术界越来越热衷量化考核,以致很难让人安心做学问,学术生态越来越不让我喜欢了。”上海交通大学明升体育app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在其最新出版的《老猫的书房》一书中,对目前我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量化考核以及计划学术、学术过热等现象予以猛烈抨击。
有关学术界量化考核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几年前就对它进行过抨击,但现在似乎却愈演愈烈。”江晓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再次表达了他的忧虑:现在的年轻人不折腾到鸡飞狗跳,就没有经费,想参加学术会议都出不了门,一天到晚各种各样评比让人处在“不进则退”的恐惧中。“而这种竞争氛围正是现在的管理者所期望的。其结果必然导致泡沫论文、垃圾论文的产生。”
江晓原说,国内一位著名学者曾对他谈起过泡沫论文:“以前总以为,即使有许多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那些优秀的学术成果,总会因为出类拔萃、鹤立鸡群被人认出来;但现在我知道,它们已经不会被人认出来了——不管好的坏的,全都被洪流淹没了。”
江晓原对此的解释是,鹤立鸡群其实也只是在鸡的数量较少时才能成立。当数量增大到100万只的时候,远远望去一大片,其中有几只鹤恐怕就很难被注意到了。
在江晓原的眼里,量化考核是文化多样性的敌人,“因为它只看数量无视质量,只看统计数字无视个体差异。其最终结果将会使大学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都变成生产SCI、EI等论文的机器。”
江晓原的另一个身份是科普作家,打比喻是他的强项:现在我们的某些管理者将办大学看成造房子,通常是事先计划好一切,工艺是现成的,材料是准备好的,按照规范和图纸操作,按照计划施工。“这是典型的工科思维方式。”江晓原特别介绍了西方对待学术的态度:在一块地里播一些种子,浇水施肥,里面会有一颗或若干颗结出果实。但事先人们并不知道哪颗种子能成长,哪颗种子会发育不良;如果其中一颗死掉了,并不意味着播种的失败,这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所以,要资助足够数量的一批人,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学术氛围,这样成果早晚会出来。
江晓原认为量化考核是计划学术的结果:一个单位现在SCI论文排名第几位,计划5年之内要提前到第几位,然后把想增加的论文数量分配给下面各个研究部门,层层考核、层层压指标。结果是掺水分、吹牛造假成风,泡沫学术泛滥。“我不认为泡沫学术仅是学者道德自律不够造成的,如果不搞计划学术,泡沫本来是不会产生的,至少不会产生那么多。”“我们现在最大的悖论之一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倒还不搞计划学术,而在已经告别了计划经济之后,却反过来大搞计划学术了。”
量化考核必然导致恶性竞争。江晓原说,现在大家把很多精力和时间都放到争课题、争经费上。想获得一个项目,就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初审、终审、答辩,要支付费用,还要写各种各样的计划,填各种各样的表格……有的甚至成立了专门的争取项目的机构,外地申请的还要到北京答辩,差旅费、住宿费这些成本都在所谓“择优”的名义下增加了。这种竞争、评审还带来了权力寻租,滋生出种种腐败。
江晓原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学问本属“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之人相与培养讲求之事”,原本是要清静的。他最后还说了一句大白话:对学术成果来说,并非数量越多越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