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近日对当今大学教育向功利倾斜的感怀,又将教育功利化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教育的功利内涵自古有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将个中滋味一语道破。只是,在当今社会,教育向功利倾斜得有些过了。许多家长已经把子女教育当做一种投资甚至是投机,他们期望获得的回报是:子女有份好工作,待遇优厚,身份体面。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
但令人心寒的是,本该超脱于这种利益纠葛的象牙塔也未能免俗。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的名声,大学从办学理念到办学模式都越来越功利化。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课程安排上一味迎合市场,强调实用性,教育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之间似乎就只剩下了交易关系。试问,在这样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子,如何能够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然,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能说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相反这对学校提高就业率、学生获得更好的前途是大有裨益的。可是,大学要做的远不止是为学生提供一块获取工作的敲门砖。
大学应当有其担当。今天的大学更应捍卫人文精神,教育学生成为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气质,在世俗和公众的压力下能够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今天的大学更应如灯塔般照亮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行之路。因为,教育不仅是个人获取成功的关键,还是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石。(陆琦)
《明升体育app时报》 (2011-01-11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