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东
今年岁末,有关是否恢复统一高考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之一。
讨论缘起于10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千帆教授与一些法律界人士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建议”。这份建议认为,《工作规定》要求考生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导致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因为没有本地户籍而不能在本地高考,为外来人员带来了巨大焦虑、困惑和精神压力,剥夺了其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并参加考试的权利,因而《工作规定》中授权的高考户籍限制非改不可。
张千帆教授在有关评论文章中,由高考移民的分析再次提出了恢复统一高考命题的建议。11月28日,《光明日报》署名古晔的一篇《高考命题是分省还是统一》的文章,更直接提出四点理由反对分省命题,再次建议恢复统一高考命题。
仔细分析一下古晔有关分省命题的四个弊端十分重要,因为这有关高考改革的方向。
古晔提出的第一个弊端,是分省命题“命题风险加大,高考的安全性受到质疑”。诚哉斯言,高考分省命题各省的管理风险是大一些,但一旦出现漏题等事故,影响范围也会限于一省,受影响区域相应缩小,这仅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并不构成对统一高考命题的充分支持。所谓“高考管理的安全性受到质疑”,这种质疑也会集中于出事故的一省,不能扩展到对其他省市高考管理能力的质疑。这样看,因为风险影响范围的缩小,鸡蛋放在了不同的筐里,这个弊端反而成为对分省命题的支持了。
古晔提出的第二个弊端,是分省命题“命题质量下降,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作者认为一些省份没有足够的学科专家,因而这些省份难以组织理想的命题专家队伍,导致这些省市高考命题质量下降,出现疏漏甚至错误。这个问题显然不是所有省市的问题,而是少数省市问题,将少数省市的问题扩展为对全国高考体制的质疑,作者首先犯了逻辑错误。实际少数省市解决以上问题并不困难,一旦认识到自己省份存在专家困难,这些省市大可以从附近省市聘请专家,目前大陆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即使因为经济原因没有能力请,也可以要求周边富裕省市支持一下,或者请教育部考试中心派出专家帮助评审把关,及时改正疏漏和错误。以上建议同时还忽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大多数省市有足够的学科专家,高考题目出得很好。有些省市学科专家水平很高,高考题目不但出得很好,甚至能引领本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其他省市提供经验,这些省市包括北京、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由于必须照顾基础教育薄弱地区,题目必然要降低难度,这些省份是否愿意接受呢?这个问题也站不住脚。
古晔提出的第三个弊端,是分省命题“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有违社会公平原则”,这就是张千帆教授的问题。统一高考命题之后部分考生确实可以在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我们的问题似乎真的解决了。
古晔提出的第四个弊端,是分省“命题成本明显加大,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直接看,与教育部统一命题比较,分省命题成本全国加总和确实大,从资源节约的角度似乎真应该集中命题。比如,一个省命题成本为1000万元,教育部集中命题也需要1000万元,那么各省都用教育部一份题,不就节省了2亿多元吗?好像没有错误,而且能节能减排。但这个逻辑往前推论一下我们才会发现问题所在。比如,服装设计师每天都在设计衣服,衣服的设计花样翻新,不是很浪费设计经费吗?如果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修改一下尺寸,就大可以节约出超过200亿的设计经费,服装设计师这个行业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了。修建住宅楼,全国大可以用一份图纸,节约的不是更多吗?保持多样性在许多领域是必要的追求,付出成本是应该的,以节约资源的目的追求高考命题的统一性实际经不起初步的推敲。
我国目前的高考分省命题的探索始于1985年,在经济和教育都非常发达的上海市率先开始试行。这个改革也有效促进了上海市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育部在2004年大幅度扩大了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当年天津、广东、重庆、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辽宁9省市一起开始分省命题探索。这个年份值得关注,实际在2003~2004年间,社会对不同省市高考录取分数不一样的质疑几乎达到巅峰,特别是人口大省而高校较为稀缺的山东省和河南省。2004年6月28日,明升官网青年报郑燕峰报道《山东:高考高地移民成风》;2004年6月29日,明升官网经济时报发表署名晏扬的评论《从高考移民看高考录取分数线的不公平》。文中呼吁:“高考既然是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考试,就应该让考生们在全国范围内公平竞争,而不应该变成省、市、区范围内的竞争。各地高考分数线的不统一,使得考生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出生在哪个地区以及父母是谁,录取分数线的不公平造成了考生人格上的不公平。”
2004年分省命题之后,有关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的葫芦以及高考移民的葫芦几乎被按下去了;今天分省命题导致的部分随迁子女不能在学籍地高考的瓢又起来了。于是有学者又提出教育部再次统一高考命题,把瓢按下去。葫芦不会又起来吗?统一高考命题、统一的分数线之后,各地区基础教育师资、资源不平等的情况如何面对?各省市不同的高等教育格局如何面对、各省经济发展的动力、税收属地问题如何面对?
我们一会按葫芦,一会按瓢,我们是在进步还是在折腾呢?
高考分省命题背后,是各省基础教育在教材选择、教育观念和变革背后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性,是各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教育观念不同的进步程度自我选择教育发展途径的探索。这些探索过程因其涉及范围小,如果取得成功,可以为其他省市根据自身情况所借鉴;即使有部分失当也会将问题限于一隅。高考集中统一命题背后,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和考试,是对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这个客观现实的忽视,是对地区差异性、人的差异性的忽视。2004年高考分省命题从这个角度看是进步,这个进步的方向在没有系统思量、试验之前,在没有各省市充分赞同之前,即使从民主的角度看也不能轻易开倒车。
《明升体育app时报》 (2011-12-08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