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一名人士在北京大学南门附近的历史建筑18号楼前看告示。中新社发 侯宇 摄
4月11日下午,一些建筑工具、杂物等被随意堆放在北京大学南门历史建筑17号楼附近。中新社发 侯宇 摄
4月11日,一名学生走过待拆筒子楼前。北京大学南门区域的16号至18号筒子楼即将改建拆除。记者 秦斌 摄
北京大学南门区域的16号至18号筒子楼即将改建拆除。
这几栋楼前张贴的通知称,经学校批准,北大南门区域的16号至18号楼改建工程已经启动。据了解,这一地区将改建为学生活动中心。
搬离者新办公场所正在装修
4月11日,记者致电负责这一地区规划的北大发展规划部部长杨开忠,他称“具体事宜要向基建部询问”。张贴的通知就是以北大基建工程部和保卫部的名义发出的,落款日期为3月28日。
2007年,因拆除南门的27号楼,北大校方与社会舆论已经发生过争议。校方解释,根据《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南门的16号至27号楼不属于文物建筑,校方希望将这部分空间转化为教学科研用途。
因北大地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的缓冲区内,所以校内不准建高楼,大部分楼房都只有3层至5层,校内机构和工作人员日益增多,学校的办公用地很紧张。
据17号楼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学校已为他们安排好了新的办公场所,但正在装修,还未启用。
树已被拔起,推土机“进驻”
16号至18号楼是一个独立的院落,3栋楼均为青砖仿古建筑,最初为博士生宿舍楼,后改作为办公场所。现在,一些大树的树干已被“剃秃”,一棵树已被连根拔起,现场还有起重机和推土机。一名工人透露,这3座建筑都要拆除,大概在本月中旬动工,该区域要建成学生活动中心。
去年5月底,有消息称北京大学获得捐款1亿元用于建设学生中心。当时北大校方就透露,学生中心要建在北大南门附近。
■ 反应
校友呼吁留住南门附近这片天
“一进南门就有特别好的气场和感觉。”北大校友、环保人士冯永锋称,南门附近的建筑和树木是一片记忆。
根据资料记载,这批古典式楼群由著名建筑学家陶宗震参与设计,后被称为上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代表作之一,是明升官网古典建筑形式的一种现代演绎。27号楼现已拆除重建;2009年北大又举行了手机版与传播学院新楼的奠基仪式,这座新楼将建在目前25号楼的位置上;16号至18号楼就在25号至27号楼的马路对面。
冯永锋认为,北大现在不需要大楼。从大学的功能来讲,主要是用于教学,其他诸如在校园内提供宿舍和政工人员工作场所并不是大学最主要的功能,“要新盖的大楼是一个压缩性很强的建筑,不是必须的,甚至可在外租用。”他表示,这些决策要做到公开,要在师生和校友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合理的决定。
目前,有北大校友在网络上称,要起草“致北大校方的联名信”,呼吁留住南门这片建筑和树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