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倩
抬头望,蓝天白云似近在咫尺;低头看,绿油油一片生机盎然。不过,这里不是江南,而是十月末的黄土高原——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的冬油菜实验基地即坐落于此。
在这里,孙万仓培育出了能抵抗零下32℃低温的冬油菜新品种——“陇油6号”。
经过3年的推广,由孙万仓选育出的冬油菜超强抗寒系列品种已累计推广313万亩,亩纯收入达1300元左右,新增油籽近11725万公斤。其中,新疆更是创造了单产395.69公斤的冬油菜产量纪录。
沙里淘金培育冬油菜
孙万仓介绍说,“陇油6号”能抵抗零下32℃的低温,全靠它的根。
冬油菜的根系非常发达,像个小白萝卜,可以在土壤中扎得很深。进入冬季以后,冬油菜的叶子全部变黄并“趴”在地上,第二年开春后又会长出新的叶子。
为了这一棵小小的冬油菜,孙万仓付出了十几年的艰辛。
他采用“杂交+轮回选择法”,把分散在不同群体中的优良抗寒、抗旱基因,通过自然选择筛选出来。每年最寒冷的冬前春后,都是孙万仓最忙碌的时候。他在农田里一待就是大半天,经常冻得手脚麻木。
经过一遍一遍地筛选,沙里淘金,孙万仓终于培育出超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陇油6号”并通过品种审定。
“陇油6号”的育成和生产,结束了北方旱寒区不能种植冬油菜的历史,也使其成为我国唯一能在甘肃、西藏、新疆、青海、陕北、辽宁、北京等地越冬的冬油菜品种。
2009年,当孙万仓在武汉“863”项目启动会上手机版这一研究成果时,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肯定。
随后,“陇油6号”开始在各地推广。
从全军覆没到95%越冬
然而,好运气并没有一直伴随着孙万仓。
就在各地开始大面积种植冬油菜时,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农民没有掌握冬油菜种植技术,许多人特意加大播种量,以此加大出苗量,结果适得其反,凡是播种量过大的,出苗都非常小,有些地块甚至全军覆没。
针对北方旱寒区的气候特点和冬油菜栽培中的实际问题,孙万仓首次提出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秋壮春发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冬油菜越冬前必须具有10~12枚叶片,前根颈直径不小于1厘米;越冬前要保证60天以上的有效生长期;应采用秋壮春发技术。此外,孙万仓及其团队初步阐明了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抗寒机理,并从“陇油6号”、“陇油7号”中克隆到5个抗寒基因,为今后提高新品种抗寒能力打下了基础。
实践发现,“陇油6号”在零下32℃的低温下越冬率高达80%~95%。2010年,我国华北遭遇50年不遇的冻灾,“陇油6号”仍然保持80%以上的越冬率,经受住了严寒的考验。
“2010年3月底,看见各地的冬油菜变绿了,我才放了心。”孙万仓说。
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双丰收
甘肃及我国北方旱寒区的农作物多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夏作物8月初收获后,土地有半年以上时间闲置,不但经济效益低下,土壤表面裸露更是造成沙尘暴的直接原因。
“七八月收了粮食后,地上光秃秃的。冬天风一刮,漫天都是黄土,隔着五米远都看不见人影。”当地农民告诉记者。
“陇油6号”系列品种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北方旱寒区耕地的复种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有效缓解了当地沙尘暴的形成。
据统计,当地冬油菜覆盖了95%的裸露土地,一亩地一年能少吹走300公斤土,对控制沙尘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北方寒区有一个潜在的冬油菜生产带。”孙万仓告诉记者,该区域西起新疆伊宁、东至黑龙江绥芬河等最低气温高于零下32℃的广大地区,其中宜种冬油菜的耕地有9000万亩左右,近期预计发展面积达到1610万亩左右。
孙万仓说,这个区域冬油菜的开发将使得我国北方寒区的冬、春季形成一道绿色“长城”,对北方寒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业部也开始将北方冬油菜北移列为油料作物增产的5大途径之一加以推进。明升官网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官春云多次考察孙万仓培育的“陇油”系列品种和其开展的冬油菜北移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对于未来的发展,孙万仓建议,尽快设立北方冬油菜国家改良中心,从品种改良以及综合集成技术方面进行研究,为北方冬油菜生产的发展提供全面技术支撑。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2-11-01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