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人类癌细胞系的定性研究
癌细胞系被普遍用作潜伏期(临床前期)模型,来获得有关患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信息。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介绍了对人类癌细胞系所做的大规模基因和药理定性工作。两个研究小组中的每个小组利用不同平台和分析方法定性了数百个细胞系。他们的结果是互补性的,证实了很多人类细胞系能够捕捉到它们各自癌症的基因组多样性。他们最初获得的发现包括,识别出了有关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性的几个潜在标记。例如,Garnett等人手机版了在EWS-FLI1基因转位(常见于Ewing’s肉瘤)和对PARP抑制因子(它们是目前用于其他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的一类药物)的敏感性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联系。Barretina等人手机版了在SLFN11表达与对局部异构酶抑制因子的敏感性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联系。
南极冰层融化与海平面上升的关系
在上次冰期末一次被称为“融水脉动1A”的事件中,发生了迅速的海平面上升。这次事件的精确幅度和发生时间仍然比较模糊,从而也使得气候作用力和随后的冰层反应不清楚。现在,Pierre Deschamps及其同事手机版了在塔希提岛进行的一项大型珊瑚礁钻探项目的结果,确定“融水脉动1A”事件发生在距今14650年和14310年之间,这个时间正好与一次气候变暖高峰一致。当时海平面上升了14至18米。这样大幅度的海平面上升表明,南极洲的冰层融化可能对这些变化的发生作出了贡献,而这在以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上新世有不止一种类人猿
在埃塞俄比亚出土的距今340万年的一只类人猿脚的部分骨架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谜题。以前已知的来自那个时期的唯一类人猿是南方古猿(“露西”就属于南方古猿),它们是完全两足行走的动物,其脚基本上与现代人的脚是一样的。但最新发现的化石却显示了存在一个大脚拇指的证据,这个大脚拇指更像现代猿或类人猿“地猿始祖”(其生活的时间比现在发现的这种类人猿还早100万年)的大脚拇指。这一新的发现表明,在距今300万到400万年前的上新世,有一种以上的类人猿共存,每种都有自己的活动方式。
一种与“高次谐波”的生成类似的现象被发现
“高次谐波”的生成是激光物理学中一个著名现象,被用来生成X射线源。在这个过程中,一束强激光将一个电子从一个原子中激发出来;被激发出的电子开始振荡,然后与带电的原子再次碰撞。这样的“再次碰撞”导致高能质子以一系列比最初频率高很多倍的“高次”频率被发射出来。Zaks等人演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类似现象:在该现象中,构成一个“激子”的一个电子和空穴被一个红外激光场分开,然后又被迫再次碰撞。这种再次碰撞导致若干“边带”以与该激光相近的频率被发射出来。该实验在高能物理学中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性,但也为光通信中的超快光调制提出了一个新机制。
激子凝聚态现象被发现
同原子一样,“激子”(结合在一起的电子和空穴对)可形成一种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一样的状态,具有低于某一临界温度的超流体性质。在实践中,由于“激子”寿命短,这种状态在一种正常半导体中是难以实现的——无法以足够快的速度将它们冷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利用“间接激子”来绕过,后者的寿命要长得多,因为电子和空穴被束缚在单独的“量子阱”层中,使它们无法太快地重新组合。以前,人们曾证明一种冷“激子”气可在这一体系中形成;现在,High等人在这样一种气体中观察到了“自发相干”现象,这是某种凝聚态的特点。
(田天/编译,更多信息请访问www.naturechina.com/st)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2-04-06 A2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