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巧玲
6月30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运抵北京昌平火车站,主着陆场区指挥部正式向飞船研制单位——明升官网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接返回舱。在太空中遨游了13天的“神九”飞船终于重新回到了“娘家”。
身为“娘家”人,来自明升官网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一直默默地为此次“神九”飞天之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或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声名显赫,但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一段非比寻常的故事。
热试验吊装的“大脑”
孙嘉明是明升官网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真空热环境试验研究室KM6组的副组长,神舟八号飞船、神舟九号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等大型热试验吊装指挥。
孙嘉明有个特别的“外号”——热试验吊装的“大脑”。吊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他都会熟记心中。
“整器(船)热试验的吊装,哪怕是一点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孙嘉明说。
例如,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外形大,专用的操作平台和红外加热笼等工装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其操作平台主体结构有8部分,加上对接框、活动梯子等,共由45个活动部件组成。安装“天宫”红外加热笼的各个部分,就像建一座钢铁大厦。从资源舱段到实验舱段,再到对接机构段,各个舱段的加热笼须分层单片吊入容器进行组装,对指挥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神舟飞船加热笼大大小小有40多片,用于固定加热笼的螺钉就有近千个。由于任务进度紧,安装工作需要在一天内完成。
“他经验丰富、头脑灵活、点子多,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又快又好地解决。”说起孙嘉明,同事们都是赞不绝口。
由于吊装程序的合理安排,在飞船的热试验中,吊装周期还被缩短了至少半天的时间。
“支架兄弟”
在“神九”研制团队中有一对“支架兄弟”:施丽铭和马凯。虽是新人,他们却出色地完成了“神九”支架优化工作。
支架是长在舱体上用来安装仪器设备的次结构。这些设备中很多是作为整船控制、推进、测量使用的,因此对支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好的刚度、强度、精度,此外还要求尽可能小的结构重量。
由于在“神九”研制过程中总体的重量裕度很小,这要求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开展减重工作。“神九”的主结构在经历了“神一”到“神八”的反复优化、验证后已无“油水可榨”,这就要求分系统必须将支架优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交会对接准备的关键期,人力资源紧张,支架优化工作交给了一对新人——工作刚一年的施丽铭和工作不到一年的马凯。
为适应交会对接的需要,很多支架长得奇形怪状,难加工、强度刚度不好。面对这些问题,“支架兄弟”查手册、看图纸、建模分析,并与老同志交流,确保每一个设计都能满足要求且实现重量最轻。
在那段日子里,“支架兄弟”如影随形,办公室、车间、试验现场,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加班也成了一种常态。
有一次,施丽铭加班到半夜,迷迷糊糊地骑着自行车回家时,半路碰到一块石头,头被摔得缝了十多针。但第二天他仍戴着绷带坚持上班。
马凯则常开玩笑说:“我每天面对大施的时间远远超过面对我老婆。”
“支架兄弟”最终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十多个支架的优化设计工作,并全部顺利通过了试验验证。
“毛毛虫过大河”
“师傅!让我下来吧,我害怕!”那天,是明升官网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的姬燕第一次从升降车踏上结构船的返回舱顶部舱门。
2008年,姬燕来到飞船总装现场,成了飞船班组的一名实习检验。
“看着矮矮的返回舱,突然变得好高。”姬燕回忆说。在操作人员的帮助下,她爬上了返回舱顶部。但一上来,她就不由自主地想下去。不过,工作常常要求他们在返回舱顶部一坐就是半天。
渐渐地,姬燕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心里的恐惧感慢慢消失。
从2008年到2009年,姬燕参加了20余次室内培训。“从规章制度到质量注册,我一点一滴地学习,两年过去了,飞船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姬燕说。
2010年年初,作为神舟八号飞船初样船检验,姬燕第一次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合练任务。
“做好飞船总装检验是工作,更是我们的责任。”姬燕说,“虽然我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们一样的自豪和骄傲,因为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奉献。”
合练完成后,按照研究室分工,姬燕受命成为神舟九号飞船的主管检验。
看着自己作为主管检验的神舟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姬燕欣慰地说:“培训时,我问自己‘毛毛虫要怎样才能渡过一条大河’,现在我会告诉自己和所有一起成长的同事们答案——‘变成蝴蝶,展翅高飞’。”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2-07-02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