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本报记者 韩琨
一方面,慕课可以帮助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提供教育资源,深受学习者欢迎。
另一方面,这一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冲击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也存在着与新技术相伴而生的缺陷。
“加入5392149名Coursera学生。”
“学习536门课程,这些课程来自世界107所知名大学。”
这是记者打开Coursera网站首页读到的内容。输入一行字后,页面显示学生人数增加至5392162。
毫无疑问,以Coursera和edX为代表的慕课(MOOC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时下教育领域最为火热的议题。
顶尖大学引领变革
在慕课这一被赋予深刻意义的教学变革中,处处有顶尖研究型大学的身影。
就目前慕课的几大主要平台而言,其发起方和课程的主要提供者,都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edX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立,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明升体育app教师发起。
事实上,慕课的创意来源可以追溯到多所知名研究型大学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的公开课,比如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的《公正(Justice)》公开课。
慕课在全球范围内所受的关注和产生的影响表明,科技创新产生的改变是惊人的,关于科技的讨论和争议也一直在继续。
有专家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被慕课这种在线教学所取代,也有人认为,不是所有的学习课程都能以在线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二者之间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先后于今秋加入慕课平台、提供上线课程,慕课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明升官网,给高等教育界带来的新课题也摆在眼前。
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慕课这柄全新出鞘的“宝剑”显然既有锐气,又有仍需打磨之处。
“性价比极高”
事实上,就目前而言,以性价比来讨论慕课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根本就是免费的。
除非学习者希望在学习课程后得到特别的认证,慕课的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与任何学位无关,也无需任何费用。只要有一台可链接到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慕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始学习。而且,这些课程大多来自于世界范围内的一流高校。
“慕课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在于它提供了一流大学的课程。”北京某高校研一学生李晶不假思索地说道。她在Coursera有一个账号,最近浏览的课程是耶鲁大学的罗马建筑。在慕课之前,她就是哈佛公开课的忠实观众。
李晶的想法代表了绝大部分慕课学习者的想法。哈佛、耶鲁、MIT……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当然是慕课的最大价值所在。这里提供的课程来自顶尖大学,此外,值得提醒的是,慕课向学习者呈现的教学,以制作成本而言,一般优于教室内的普通课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尚俊杰对此表述得更简洁一些:“这一轮慕课提供的课程都是最好的学校提供的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授提供的课程。”这些课程往往都制作精美。不同于现场教学的“明升app官网直播”,在线课程素材的录制不满意便可重来,也就有了精益求精的空间。
那为什么大学方面会对慕课感兴趣呢?提供慕课毕竟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大学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提供教育资源。”除所谓公益的教育目的之外,大学当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北京参加北京论坛“高等教育的全球参与与知识共享”分论坛的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教授柴尔德里斯(Marcus D. Childress)解释道,“很多大学希望通过慕课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大学形象,美国许多的州立大学就是如此”。
对教育的再造与冲击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以慕课目前的发展来看,还尚未对传统教育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但就其特性而言,已经有许多教育专家判断了慕课即将带来的变革。
尚俊杰分析,慕课会带来高等教育流程再造和课程模式再造。
所谓流程再造,即打破传统教师一人在讲台授课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每个课程拥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以此提高课程质量。
“为什么教师不能像演员一样配备大量服务人员?因为没有条件,但是慕课可以,我们可以给慕课配备一个教师团队,有主讲教师,有设计专家,有美工,有程序员,有辅导教师,有助教。”尚俊杰说。
而课程模式的再造,则是出于教育资源不平衡以及优化整合的考虑。尚俊杰分析道,对于一些通识类的基础课程,理工类院校较缺乏这类教师和教学资源,或者即使有,这些课程的教师在整所院校也属于从属地位,因此,这类可归纳为“非核心类课程”的教学可以交由慕课完成。利用慕课,学生完全可以学到质量更好,选择空间也更广阔的通识课。
“我们可以利用慕课开出原来开不出来的课,也可以把部分非核心教学工作通过慕课等方式外包给社会上的其他学校,甚至专门的教学机构。”
可是,如此一来,许多教师不就失去了工作岗位了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尚俊杰给出了一个非常坦率的回答:“明升体育app技术已经使得很多人丢掉工作,为什么老师不能丢掉工作?”尽管听起来有些残酷,但这的确是慕课可能带来的影响。
除此之外,慕课还冲击着大学管理者思考更根本的问题:如果大学的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免费获得,那么,学生为什么还要支付学费到大学里面学习呢?
挪威奥斯陆大学学院教授黑格(Helge Hoivik)就表达了这种反思:“如果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大学学习内容,那为什么他们想要到大学里面去学习呢?所以我们或许会选择慕课,或许大学会死亡。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如何保证学习质量
如同一枚硬币拥有正反两面一样,在人们为慕课叫好的同时,仍需要仔细审视它存在的不足。当慕课热潮汹涌而至之时,它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慕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这种头等“生存大计”。然而,就作为一种新鲜的学习模式而言,慕课最需要打磨之处,大概还在于回答有关学习的问题。
李晶告诉记者,参与网络课程这一自主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挑战便是自制力。相比传统课程,慕课让她觉得缺乏真正的课堂气氛,学习需要更高的积极性。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敏红同样表达了对慕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担忧。在她看来,这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参与度和未来发展。
“现在很多慕课课程都是使用视频教学方式,还有一些测试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这只是借助新的技术来进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王敏红说。所以,尽管慕课吸引了大量学生,但是,据统计,只有10%或者不到10%的人能够完成课程。
她认为,电子学习革命使得学习者需要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此,现在对于慕课的学员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没有社会参与度,而且他们自己的自主程度太高了,跟传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差异。”
此外,慕课的显著优点之一“开放(Open)”特性使得慕课的教学质量难以预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贾积有说:“对于慕课课程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术背景和学业文化的准备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成果非常难以控制,也很难监测。”
(本报见习记者王珊对本文亦有贡献)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3-11-07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