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 衣晓峰 生利健 好诚报道)心房纤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普通人群心房纤颤发病率约为0.6%,6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约1.9%,年龄超过65岁,其发病率约5%,当年龄超过80岁时,房颤的发病率则可达10%。有尸解资料显示,在与房颤相关的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心脏病为冠心病,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心脏病。此后虽有根据尸体解剖数据探讨房颤与冠心病间关系的研究,但例数均较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曲秀芬介绍:近期美国一个大样本相关临床观察结果,提示房颤能使心肌梗死的风险成倍提高,前者可视为后者的独立预测因素。
房颤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
在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课题组从卒中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原因群组中纳入美国东南部“卒中带”23928名观察对象,基线入组时无冠心病。随访观察房颤与心肌梗死事件的关系。结果显示,随访6.9年(中位时间4.5年)后,共发生648次心肌梗死事件,房颤增加心肌梗死风险近1倍。在校正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吸烟状态、收缩压、降压药、体质指数、糖尿病、应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及他汀、卒中和血管病史、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白蛋白肌酐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其他的有关因素后,房颤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仍显著。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房颤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高于男性,与CHADS2评分<1的房颤患者比较,评分>1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75岁与<75岁者房颤与心肌梗死风险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异。
对以上最新科研结果,曲秀芬教授通过下面几点加以阐述和解释:首先,房颤和心肌梗死具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因此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在易感个体中,房颤和心肌梗死两者最终均有发生的可能,问题在于哪个最先“出线”。第二,亚临床冠心病可能与房颤及心肌梗死两者的高风险相关联。房颤也许不是偶发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但可能是流行性冠心病的标志物,其反过来增加了个体发生心肌梗死事件的风险。第三种可能性是,房颤建立和维持了一个炎症性或促血栓形成的环境,包括全身血小板活化、凝血酶生成、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这掉头来又加重了心梗的危害。最后,既往观察表明,冠状动脉栓塞所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实际上高于预想,并且学界发现房颤是此类栓子的潜在原因。因此,冠状动脉栓塞或许是可解释这些研究结果的机制之一。
心肌梗死病人易患房颤
作为急性心梗的常见并发症,房颤(约10%至15%)常与卒中或死亡所致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增加有关。曲秀芬教授指出,房颤约见于5-23%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房颤可能在急性心梗发生前就已经存在,或者由于窦房结及心房肌的缺血而急性发作。有研究显示,高龄、男性、心绞痛病史、较高的Killip分级、较高的舒张压及较快的心室率,是与急性心肌梗死时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的几个因素。目前已发现炎症标志物升高与心肌梗死病例心脏事件高危风险相关。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可能参与房颤的始动过程。CRP可能是急性前壁心梗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曾有大规模试验(120566例心梗病例)证实,房颤在ST段抬高型心梗中比在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中更多见。同时,学界揭示了ST段抬高型心梗中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中房颤与其近期及远期死亡率的相互关系,发现急性心梗伴有房颤或房扑的病人因心源性猝死(SD)发生率高,长期预后差,房颤患者的出院后生存率明显降低。
概括起来,房颤者伴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窦性心律病例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房颤的危险性可能增加,且冠脉病变越严重则房颤发生风险越大。曲秀芬教授提醒说,在具体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要防患未然,在房颤出现时应早干预、早治疗;对于冠心病,要控制高危因素;对心肌梗死,则要积极进行血运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