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 |
杨祝良小组揭示剧毒蘑菇的识别预防与起源 |
|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7月22日,记者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杨祝良研究组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与国内外专家合作,在全世界毒蘑菇(剧毒鹅膏)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和演化历史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BMC进化生物学》。
该研究组博士蔡箐基于5个基因片段的DNA序列,并结合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研究发现,之前对剧毒鹅膏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估计不足。为此,在剔除原先误置于鹅膏属剧毒鹅膏组的5个物种后,其他28个物种构成了一个单系,其中50%的物种可能是新物种。鹅膏属中的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属于单次起源,为剧毒鹅膏的共同衍征。
同时,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剧毒鹅膏很可能起源于古热带,起源时间不晚于古新世早期,其东亚—北美东部、欧亚—北美—中美的间断分布格局主要形成于渐新世中期至中新世中期。东亚—北美东部、欧亚—北美—中美等洲际间的姐妹种或姐妹群的亲缘关系,可以通过古热带起源、白令路桥迁移和随后中新世中期至现在的气候变化所驱动的隔离分化等很好地解释。这些发现表明长距离扩散和隔离分化共同造就了外生菌根真菌现今洲际间断分布的格局。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4-07-24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