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晚上,知名微信公众号“时话实说”发表了一篇名为《教育部都等急了,连郭庚茂书记也看不下去了》的文章,提到了现行的高考制度对河南考生不公的情况。这个话题也牵动着代表委员们的神经,昨天,大家除了再次为河南考生呼吁外,还纷纷为河南高考突围支招。
【上大学难】
河南考生优秀却“生不逢地”
在昨天的采访中,一提到河南考生质量,不少代表委员都直言:河南考生很优秀。
数据显示,在2013年清华大学10名本科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中,河南学子占了3个,比例最高。每年的高考录取,不少高校也是因为河南学子成绩优秀,频频在河南扩招。
“我们河南基础教育不差,生源质量也很好。”省政协委员汪基德表示,河南优质考生很多,无论是上本科、研究生,都很受青睐。
省政协委员刘媛也表示,河南并不缺乏人才,但无奈河南人口多,所以考生升学才显得很艰难。
【国家政策】
中西部计划别“口惠而实不至”
“河南亟须一场教育改革。”省人大代表张治军表示,这场改革首先就是在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为什么同样考取北京大学,河南考生的竞争压力远远高于北京考生?这种招生模式必须改变。
省政协委员王立群也认为,现在中西部地区考生进入一本院校,特别是985、211等这些重点院校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而最典型的就是河南。这对河南考生是非常不公平的,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一直说要改,但始终缺乏有效可行的措施。“希望国家对中西部考生的倾斜,能切切实实迈出一大步,不要总是口惠而实不至。”
【招生指标】
河南不要很多 够平均水平也算
那么,到底该给河南多少招生指标呢?
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曾提到,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全国人口的1/13,给全国贡献了1/10的兵源。“北大清华等985、211名校的校园里,理应有河南孩子1/13的席位!”
在省政协委员王立群看来,国家虽然完全不能按人口比例来算招生指标,但也要考虑到人口比例,这样才算是真正为河南做实事。
省政协委员邹友峰也表示,河南考生太多,还是优质生源强省,比如,985和211高校在院校所在地投放30%的指标,在河南哪怕投放10%的招生指标也可以,甚至各高校在河南的录取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即可。
【高考改革】
录取不应只看分 可参照中招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长此以往,学生被培养成了考试机器,新的高考改革,到底该怎么让学生摆脱这种困境呢?
“高招应该借鉴中招的一些做法。”省政协委员刘媛表示,虽然新的高考制度改革中提到,要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参考,但到底该怎么参考呢?目前,不少地方的中招录取时,不仅需要孩子发挥学业能力,还需要发挥发散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以分数论英雄。
省政协委员汪基德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否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相反,还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建议来了】
“211”“985”纳入动态管理
已经走过了近20年历史的“211”、“985”工程,虽然在促进明升官网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211”、“985”在获得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学生就业方面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高校“贫富分水岭”。
据媒体报道,2013年,在“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占了70.6%,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约1.2亿元,两者科研经费所获得的财政支持相差23倍多。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却只有一所“211”,这也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省政协委员汪基德表示,“211”、“985”应该纳入动态管理,几年评选一次,这样一方面让高校有了竞争力,另一方面也给了其他学校努力争取的机会。
大象融媒联动
《民生大参考》
聚焦教育改革之问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牵涉千家万户,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知名微信公众号“时话实说”发表的有关《教育部都等急了,连郭庚茂书记也看不下去了》的文章,也引起了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广泛关注。
昨晚,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民生大参考》节目专门对此话题做了两条十分钟的节目,其中一条是此微信公众号引发的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家长、学生的热议,第二条则是省政协委员、省招办主任杨智磊有关高考改革的专访。(原标题:“时话实说”发出教育改革之问 代表委员支招河南高考突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