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更名,从办学发展看,都是不太必要的,更多追逐的是更好听的“名声”,以及在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获得更大的现实利益。
针对刚更名半年多的“四川医科大学”再次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1月19日《明升官网青年报》刊发评论《高校不能整天忙着改名字》指出,很多学院更名大学,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而已。大学,重要的不是名称响亮,而是其办学精神是否独特、深邃。
这一道理,高校办学者其实都懂,但又是什么导致高校频繁更名?笔者曾针对四川大学华西明升手机版中心校友的抗议发文质疑:当初川医的学校品牌是怎样被弄丢的?既然在这么多年之后,四川明升手机版院和华西医科大学还那么有影响,为何要把四川明升手机版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然后再把华西医科大学并进川大,现在连华西医科大学的校名也没有了?其实,校友们的抗议,带有很复杂的情绪,他们当年也不想丢掉校名,可是由于学校坚决要改,也就只能如此。
教育行政部门受理大学的申诉进行复议,这是履行行政职权,让已经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泸州明升手机版院,再次更名西南医科大学,是两边都不得罪的复议结果。对于四川大学校友来说,对方不再叫四川医科大学,也就再难挑刺;而对于原来的泸州明升手机版院来说,刚改为“四川”,又更名“西南”,地域范围更大,似乎还“赚”了。可是,教育部门复议的依据是什么?如果当初泸州明升手机版院更名四川医科大学,有充分的理由,那么,为何仅仅因为一所大学并不理直气壮的抗议,就推翻以前的更名呢?而从“四川”改为“西南”的新校名,这进行过充分的论证了吗?还是由行政领导拍脑袋,想出这个法子?这样的更名是不是太随意了呢?
高校更名并非不可以,但这要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比如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脱钩,要更名;还有的学校整体办学定位已经发生变化,需要更名。总体看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更名,从办学发展看,都是不太必要的,更多追逐的是更好听的“名声”,以及在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获得更大的现实利益。比如,从学院更名为大学,不但让校名显得“高大上”,而且,在政府项目、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可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空间,因为政府部门也是按不同的校名级别来对待高校的——大学比学院高人一等,学院又比学校高人一等。更名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政府部门对学校办学的认可。
其实,如果没有根据不同级别(大学、学院、学校)来配置资源、评价学校办学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高校办学者何苦追名逐利呢?重视学校办学内涵、品牌的大学,是不会随意更改校名的,就如麻省理工学院,建校150年来,校名从未更改。而之所以麻省理工不用改校名,是因为美国没有那么多政府教育工程和计划,也不会根据校名来论学校高低。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