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若凌的长卷吸引不少爱好者观看。 廖静 摄
图为中山路部分画面。 廖静 摄
中新网泉州4月8日电 (廖静)23岁的陈若凌,齐肩直发,细声慢语。这个透着一股子沉静的福建泉州大四学生花了1年多时间,手绘出了百年中山路13米长卷,冀留住百年老街中浓浓的乡愁。
近日来,泉州师范学院举办了毕业生作品展暨人才推介会,不少毕业生作品一下子得到外界的“赏识”。而陈若凌的长卷画出了泉州中山路的建筑风貌、人文风情,这幅被坊间称为“泉州版清明上河图”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外界目光。
连日来,接受媒体以及外界的好奇询问,陈若凌显得有些不太适应。她一再跟中新网记者说,她当时做这个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
“我发现老街从这样的视角看起来真的好看。”2014年10月,学校需要确定毕业作品主题,陈若凌跟别的同学一样,刚开始有些漫无目的。不过,经常坐公交路过中山路,常常在车上看两旁的街景,自小接触不少南洋风格红砖建筑,让陈若凌有了自己的选择。
“当初构思好后,开始拍照片,拍了上千张照片后,自己动手在电脑上拼接出来。”陈若凌笑着说,当初尝试过了很多种方法来展示这条老街,“我曾跟老师沟通希望直接在电脑上做出来,不过这个想法马上被否定。”
“后来又试着用A4纸画出小样。”陈若凌说,如此画了很多次,最终才在宣纸上画。她透露,她曾也想过放弃,因为实在太多了,怕在毕业前画不完。
如今,她的作品作为优秀毕业作品被学校收藏。“这个学生比较沉静,能够静下心来做事。”作品的指导老师、泉州师院美术学院院长黄坚说,在泉州,这类建筑是有历史沉淀的,所以当初这个孩子想到要放弃,我就劝说她这个构思非常好。
从展开的作品中看去,从钟楼到泮宫口,骑楼建筑用红偏黄的色调,展示出历史的沧桑感;而建筑下的人物,或闲庭阔步,或形色匆匆,生活百态栩栩如生;而在建筑群骑楼下,还根据泉州每年元宵灯节特色,装饰了传统花灯。
“这是冬天的中山路。”看过这幅画的人常常这样指出,“或许夏天的中山路也别有一番风味。”
黄坚说,中山路一直就是泉州本地艺术创作者手中的“宠儿”,但是还没人完整将这条街的人文风情用画作展示出来,部分只是画出局部建筑。
“画树上的一片树叶就要一个小时。”这个有些腼腆的姑娘,一直强调自己画画速度太慢。“当时在学校的画室画,不少同学老师也会过来看看,我几乎从2015年初就开始动手了,直到最近学校要办毕业展了,才完整画出来。”
“这个学生在学校并不是才华横溢型的,但她能够沉得下去。”黄坚告诉记者,如今社会太多人很浮躁,没有这种“工匠”精神,“反而她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受社会影响较小,愿意花时间,才使得她的作品一展出就获得不少目光,尽管有些地方略显稚嫩。”
“如今我还在慢慢找工作。”陈若凌说,也希望找到一份能让她沉下去的工作。(原标题:“90后”大学生手绘百年中山路:匠心留乡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