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六载铸箭 只为满弓射苍穹 |
探访明升官网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长征5号运载火箭 资料图片
在航天界有句“行话”: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人类要利用、开发空间,首先要进入空间,而运载火箭正是人类通往太空的“天梯”。
46年前,在长征一号火箭的托举下,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升空。从此,“长征火箭”家喻户晓,惊艳世界。经过40多年的发展,“长征家族”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走进了被称为明升官网火箭的摇篮——明升官网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研究院),实地采访了多位专家。
从万户飞天到九天揽月
明升官网是火箭的故乡,早在三国时期,“火箭”一词就已出现。明朝初年,士大夫万户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天,他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上椅子,双手举着大风筝,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他献出了明升m88。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明升官网人一直没有放弃对“飞天”的渴望。如今,600年过去了,明升官网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已成为现实,其光芒越来越耀眼: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前100次发射,经历了37年,而第二个100次仅用了7年。从37年缩短到7年,意味着目前火箭的生产能力已得到极大改善。
在火箭研究院展厅,记者看到了“长征家族”的全家福,有“70后”的长征一号、二号,“80后”的长征三号、四号。“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凭借高可靠、高适应性、高精度的独特‘气质’,获得了‘金牌火箭’的美誉。”火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说。
2015年,“长征家族”添了两位“新丁”。长征六号和长征十一号打破了现役火箭20天至30天的发射准备时间。前者能在7天内完成测发工作,刷新了我国液体火箭“最快响应”的纪录;后者是我国首枚固体运载火箭,可在24小时内完成测发工作,实现了我国火箭快速发射的小时级跨越,是名副其实的“快响先锋”。
新老火箭共同托举航天梦
其实在“长征家族”中,还有两位“10后”,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它们被称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不过今年下半年,它们将在海南文昌首飞。
在火箭研究院天津大运载基地,记者见到了长征五号的真容。在两万平方米的总装车间,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火箭部件,头部尖细,整体造型犹如一颗超级巨大的子弹。长征五号又被称为“大火箭”,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使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2.5倍。全箭总长近60米,芯级直径达到5米,捆绑四枚3.35米直径的液氧煤油助推器。长征五号从1986年提出方案到2006年立项,再到预计2016年的首飞,孕育20年、研制10年,可谓历尽艰辛。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表示,长五的综合指标达到国际主流的运载火箭水平,比肩欧盟阿里安5、美国宇宙神5H等国际先进大型运载火箭,“有力支撑我国探月三期、二代导航、载人空间站等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我国的航天梦将走得更稳健有力”。
长征七号是为满足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需求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从设计到生产,均采用全三维数字平台,标志着明升官网运载火箭迈入了全明升m88周期数字化的大门。
“现役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已被列入规划。”王珏说,“未来将是老一代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共存时期,不过彼此不是相互争任务,而是根据轨道要求、运载能力来选用。”
航天“新长征”之路值得期待
一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长征火箭发射48次;“十二五”期间,长征火箭发射86次;“十三五”期间,长征火箭预计将发射110次,年均增长率达51%。
“‘十三五’期间,‘长征家族’的任务量迎来历史新高,将达到第三个百次发射,呈现密、新、远、全四大看点。”火箭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表示,这些任务中,火箭研究院担任主力军,仅2016年至2018年就将进行60次火箭发射。发射周期从60天缩减到不到20天。这背后,折射出火箭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研制模式开启信息化时代。
另外,长征火箭将飞得更远。正在论证中的重型运载火箭有望在15年内实现首飞,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提升5倍以上。明升官网深空探测的脚步,有望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延伸至更远的太空。
据介绍,2016年,我国宇航任务将首度突破20次,宇航任务从“高密度”走向“高强密度”。这其中,既有广为关注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发射任务,又有各类卫星的发射任务。届时,在“长征家族”的助力下,广袤的太空又将增加众多璀璨的“明升官网星”。
(本报记者 叶乐峰 本报通讯员 林泽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