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红 祝卓宏
正值汶川地震八周年,逝者已远去,生者,生活依然在继续。对于一般人来讲,我们只有到这一天才会想起八年前的灾难来,可对于灾区的人们来说,他们要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使生活回归正常。有些人还可能会经历着灾害事件带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他们可能会不受控制地重复体验曾经的情绪,创伤事件在脑海中的闪回以及对于再次发生灾害的担扰或者回避与麻木。
当创伤事件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紧张的情绪行为反应来应对这一事件,这是应激。正常的应激反应会在事件发生的一段时间后自己消失,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则是因为这一应激范围过大,未能返回到原来的正常范围,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欣慰的是,我们对于汶川地震中2000多名幸存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PTSD的症状发生率有40.1%,适度的创伤后成长有51.1%,并且发现有19.6%的PTSD与创伤后成长共存。这就意味着,虽然经历着PTSD,但是依然可以实现创伤后的成长。
我们从小就开始尝试着去控制身边的事件,控制着身边的生活。当意外事件(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就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当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又想办法去控制这件事带给我们的负性体验以及回忆。然而事实是,外部的突发事件是我们无法去控制的,而内部的内心世界,当我们越控制着自己不去想它的时候,它越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或许我们也会采取回避的策略,可是总有些场景、声音、气味等信息,无孔不入地出现在身边,提醒着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并且,回避策略也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使我们与那些曾经痛苦事件的信息隔离开来。
尝试去接纳:接纳并不意味着宽恕或赞同所发生的事件,也不意味着事情本该发生,不意味着不得不原谅,而是意味着不与自己过去相联系的记忆、情绪、想法、躯体反应的纠缠和斗争。我们不是去否认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不是要去原谅它带给我们的伤害,但是要尝试着去接纳它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且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接纳了,我们才能放下。也只有放下了,才能不再与它纠缠,继续行走自己的路。
活在当下:我们之所以总是摆脱不了痛苦的感受,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存在于过去,或者指向于将来,而不是此时此刻。此刻的下一秒则变为彼刻,只关注于此时此刻,每一秒都是新的,在下一秒到来时,它就变成了过去。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昨日之事不可留,明日之事不必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必否认,不必回避,也无需纠缠,就让它静静地存于我们心底的某一位置,带着它去感受现在每一刻发生的事情。
价值引导:生活就像在驾驶一辆汽车,车上有很多乘客,他们是他人或你自己贴在你身上的标签,是曾经的好与不好的经验……他们对你指手画脚,告诉你应该怎么去驾驶你的汽车。痛苦的乘客总叫你小心翼翼别再经受痛苦,幸福乘客总叫你朝着它的方向开去……可是,在你听着他们指挥的时候,却失去了你自己的目标——你想要往哪儿走?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你要记住的是,你驾驶的是自己的人生,你追求的价值才是你前行的方向。并且,你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前行,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作者单位: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院心理研究所)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6-05-20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