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核电将向内陆和海上进军 |
——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王毅韧 |
日前,国防科技工业局召开“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宣贯会,总结了核工业“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十三五”的发展目标。会后,记者就公众关心的核电发展话题,采访了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
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记者:核安全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作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王毅韧:核电作为低碳能源,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据经合组织和国际能源署联合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发电比例将达世界发电总量的17%。但目前我国核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还较低,仅占3%左右,远低于全球11%的平均水平。因此,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支撑我国能源行业结构优化。
国家原子能机构作为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在铀资源保障、核燃料供应、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管理、核应急、核安保等方面精心谋划,超前部署,有效支撑我国核电长远、高效、安全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运行和在建装机将达到8800万千瓦。我们将不断完善核安全与核应急体系、提升核安保整体能力、保障铀资源和核燃料供应、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确保核安全有保证、铀资源有保障、核安保有能力、核废料有去处,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核电站建设向内陆和海上拓展
记者:近些年,公众对是否建设内陆核电站一直存在争议,主要考虑其安全问题,下一步国家有什么安排?
王毅韧:目前,我们在内陆核电站的选址上做了大量工作,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江西彭泽等地符合建设要求。现在世界上大部分核电站建在海啸、台风影响基本可以忽略的内地,少部分在沿海,不管建在沿海还是内地,只要遵守核安全法规标准,就可以保障核安全。
随着内陆经济发展加速,内陆地区的能源需求也正在不断提升,同时,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小于火电,因此内陆核电站的建设势在必行。有人担心,内陆建设核电站,需要用长江水去冷却,这个概念是错误的。虽然沿海核电站是通过海洋水来循环进行冷却,但是,在内陆地区用的却是水塔冷却。水塔的水是内部循环使用,不往长江排,也不会从长江不断地抽水。
此外,海上浮动核电站对推动我国远洋油气资源开采和水面船舶核动力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前期,我们组织行业权威专家进行了多轮论证,确定采用成熟技术改进的方案建设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目前,已将其列入核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后续,我们将根据研发进展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启动示范工程建设。
加大核电科普,化解“邻避效应”
记者:中核集团曾计划在广东江门建设核燃料明升园,但由于当地民众强烈反对,该项目被迫取消,该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该如何应对类似的情况?
王毅韧:当前,我国核电站建设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而现有核燃料循环产能建设则主要分布在西部,距离核电站集中地较远,且布局较为分散。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优化产能布局,构建合理核燃料保障供应体系,国家原子能机构积极推进在核电相对集中的沿海地区建设核燃料明升园,打造“一站式”核燃料元件生产供应基地。
2012年以来,在国家原子能机构推动下,中核集团公司与中广核集团公司就合作建设明升园达成一致,选址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境内。2013年7月13日,在开展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江门市发生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江门市政府随即宣布终止了江门明升园项目。江门事件后,两公司重新开展了核燃料明升园项目选址工作,目前正处于厂址论证阶段。
后续,我们将视核电发展步伐,把握节奏,稳妥推进核燃料明升园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明升园选址工作。建设核燃料明升园的主要考虑有:一是推动中核集团公司与中广核集团公司合作建设核燃料明升园,确保我国核燃料循环明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核燃料明升园建设必须做好与现有老基地的统筹衔接,既为内陆老基地转型发展留有空间,又有利于提高核燃料明升集中度;三是核燃料明升园选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等因素,确保建成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燃料明升园;四是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注重正面引导,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项目“邻避效应”,提高公众接受度。
(本报记者 叶乐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