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科峰
日前,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等。在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方面,该通知强调,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从服务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人才竞争要有国际眼光,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从古至今,大至国家,小至一个机构,优秀的人才从来都非常重要。尤其在商业竞争高度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众多志在创建“双一流”的高校来说,人才更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积极争取。正因如此,很多知名高校对于国内外的人才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不惜血本,用房子、启动经费作为手段,试图招纳更多的人才。
而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中西部来说,往往拿不出更优厚的条件提供给本地高校的优秀教授、科研人员,以至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才东南飞”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少中西部高校的管理者坦言,一方面他们非常希望本校的老师获得“国家自然明升体育app基金委优秀青年明升体育app基金”等国家级荣誉,一方面私底下又对此表示担忧——因为这种优秀人才正是北上广乃至东南地区高校的引才目标。故此,从这一方面来看,教育部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引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国家的现代化一定是沿海和内陆、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均衡发展。要打造现代化的一流教育体系,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如果中西部高校、企业的人才都热衷于前往发达地区,那么这些地区未来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但是,对于高校而言,抛开是否公平的问题不谈,光靠一味推出强制性的通知或者行政命令,并不能彻底解决“人才东南飞”的问题。
笔者认为,中西部地区要想留住人才,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及措施。比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有关部门理应加大对于中西部高校的经费支持。我国此前的“985”“211”高校往往都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高校得到的支持十分有限,这种局面应当得到改变。
此外,中西部高校也应积极实施“事业留人”,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促进本地年轻人才的成长。否则,“不鼓励从中西部高校引才”的行政命令终将成为一纸空文。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7-02-21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