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行勇)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陈怡平课题组与陕西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马清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aron、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Lorraine等合作,对大熊猫栖息地环境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圈养大熊猫污染物暴露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大气沉降导致土壤污染,从而导致大熊猫主食竹污染。相关成果于3月3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于《应用生态杂志》。研究表明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对大熊猫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联合团队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为期10年的深入研究,发现圈养秦岭和四川亚种熊猫粪便中重金属镉、铬、砷、铅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噁英(PCDD/Fs)和多氯化联苯(PCB)均显著高于野生熊猫,尤其是秦岭亚种圈养熊猫粪便中铅和砷显著高于四川亚种。
研究进一步解析秦岭圈养熊猫污染物来源,比较研究西安、秦岭北坡楼观台熊猫繁育中心和秦岭南坡大熊猫栖息地粉尘沉降量,发现西安粉尘年沉降量是大熊猫栖息地的4倍和楼观台秦岭大熊猫繁育中心的2.4倍,粉尘中携带高浓度的砷、镉、铬、铅、汞、铜、锌、锰和镍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CDD/Fs和PCB;且秦岭北坡大熊猫主食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也显著高于秦岭南坡主食竹根际土壤。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7-03-09 第3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