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千辛万苦研究出的成果,不少却被束之高阁;企业看中相关成果但不敢轻易投资。如何改善科研人员考核和高校管理机制、破解企业融资难等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直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进程。安徽省相关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科研人员研发出一款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续航里程能达到四五百公里,接下来的工作是科研结项,申报成果专利,科研人员获得相应的考核、奖励,但成果却被束之高阁。
而另一方面,有需求的汽车企业,即便看中相关成果,也难免会打退堂鼓:能否按成果顺利研发出产品,产品能否和其他设备兼容,是否会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这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安表示,成果研发出来只是做了前面70%的工作,能否生成产品、明升,后面看似容易的30%,学校不愿做,企业不敢做,推动起来也格外难。
为此,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几方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目前,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一批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加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逐步被打通。
背靠大树,让成果转化不差钱
成果转化缺啥,资金总是老大难。中科大先研院科研人员刘文研发的新型农业光伏系统项目成果,已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刘文希望能有企业投资,将技术转化成明升,届时有望实现“农作物生长”和“光伏发电”两不误,同时大幅减少农田灌溉用水。但一番洽谈之后,没有一家企业、投资机构愿意投资,转化的事儿一直搁浅。
“很多企业、投资性中介机构不乐意做远期风险投资,哪怕技术成果在未来大有可为。”在中科大先研院副院长陈林看来,目前的风险投资环境、明升投资土壤,无法解决成果转化中的资金需求,更多投资人关注能否一两年之内赚到钱,而成果转化之路很多年之后都不一定能看到收益。
与刘文不同的是,年轻的80后创客汪国兴自称赶上了好时候,2010年中科大毕业,2013年回合肥创办瀚海博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抗癌药物的研发生产,就在中科大先研院进行创业孵化。
“先研院通过技术开发项目遴选,直接给予60万元的资金支持我们公司的技术开发。”汪国兴表示,双方通过技术开发合同契约的形式,共同组成团队从事技术及成果转化的研发,成果明升化之后,产生的效益再按约定比例分成。
“先研院有技术、有成果、有团队,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在汪国兴看来,科研院所的成果不再只是一纸发明,企业更能从合作中获得莫大的帮助,“先研院内部有很多成果转化平台,很多投资机构都会来投资。”
此外,如何获得办公场所,如何与银行打交道等“一揽子操心事”,先研院都可以帮着牵线搭桥。短短几年,背靠先研院这棵大树,汪国兴的企业发展颇见起色,保守估计今年的营业额可以突破三千万元。
“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技术、明升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定期对值得投资的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路演筛选。”陈林介绍,一方面先研院会尽力扶持企业成果转化投资,一方面也会把牢门槛,把成果转化的扶持目标锁定在电子技术、未来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明升发展的项目上。
技术输血,成果转化不缺人
成果转化,由于明升化的过程困难很多,各种情况无法估计,人才团队的技术支撑非常关键。
虽然相关规定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创业,但实践操作起来面临的困难很多。
“在院校从事科研拿工资,谁还敢明目张胆在外创业赚钱?拿着研发成果入股企业或自主创业,其中在校期间职务行为的研发成果,个人与学校的占比如何界定?专注于科研的院校老师创业后如何应对市场、管理等陌生领域?”张晓安一一举例。
针对这些阻碍因素,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正在探索解决的路径:研究院不禁止科研人员在外兼职创业,但也不把他们推到一线当老板,而是想方设法让这些人员去参与一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并给予合理报酬。
由于从事文物展柜的研发生产,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李文哲感触很深,受制于空气、湿度、环境污染程度等因素,不同地域对文物展柜的温度、密封度等设备生产要求也不相同,需要对原有技术成果进行改造。因此,与科研院所的具体合作上,不是简单地给个技术图纸,而是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全程跟踪;不是单纯以技术成果入股,而是在原有成果基础上,根据企业、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及再研发。
李文哲介绍,以前科研人员的研发成果属职务行为,不仅需经相关部门审批,而且成果入股即形成国有资产,转化失败还要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与责任。
“现在,科研团队根据企业需求的再创新,让企业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也让科研人员吃上了‘定心丸’。”李文哲介绍,“更主要的,科研人员不需接触市场,不用操心管理,干的还是研发的专长。”
如何吸引研发团队参与?张晓安介绍,合工大智能院会与企业约定技术成果转化收益的占比,并拿出智能院占比份额收益的80%以上,用于奖励科研团队。“收益不菲,没啥风险,又能发挥专长,很多合工大的科研人员现在都跃跃欲试,想到企业里来过把瘾。”
完善体制,成果转化还需因地制宜
平台的发展并不是一片叫好,陈林坦言,不少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先研院开辟了不少新的技术领域,成果转化也颇见起色;恨的是老师开始不太安分,都想着出来搞研发了。”
“根本上,还需逐步改变学校科研的考核评价体系,增大成果转化的考核比重。”陈林认为,科研指标的评价主要靠发论文、成果研发情况、申请专利数,成果转化及明升化并不在其中,“很多科研人员只顾研究‘高精尖’,但不接地气,有的本身市场需求就很小,明升化路径很难。”
而在更宏观的政策层面,陈林认为需要破题的地方还有:鼓励科研人员兼职创业,以什么形式兼职,成果占比、如何取酬等,还需要有相关规定细化;政府还应做好明升引导、对未来可能有更多发展的科研成果、项目给予更多投资支持。
在具体的平台发展上,张晓安认为在科研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要有更多的政策、资金扶持上的倾斜,平台要能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科研方便。现在满足服务需求的公共检验检测平台、高端实验室的建设还有些吃紧,需要配套跟进。此外,平台的建设不能一哄而上,“平台不是‘万能药’,是否建设、怎样建设,能否复制推广,要因地制宜,看能否突出特色并符合明升发展需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