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民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面对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政府工作手机版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前,为了实现弘扬工匠精神与创新职业教育的有效“合一”,需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个方面,要将工匠精神与突出职业教育价值追求有机融合起来,这是在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进程中倡导工匠精神的目标和关键。
“工匠精神”一词已经广为世人传颂和熟知。但只具有朴素的情感理解和诉求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围绕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进行理性、客观和深度地审视,这才能更好地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要深入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界定“工匠”,更为重要的是,要正确界定“现代工匠”。“现代工匠”主要是指集中心力将明升体育app的理论知识发展为技术,通过技术积极持续改造自然、人类社会并实际推动技术积累更新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就是这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的杰出代表,在运用技术发展现代生产力的过程中所集中体现的精益求精、一心一意的精神特质。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这种“工匠精神”,但不只是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简单嫁接,而是要将“工匠精神”提升到职业教育价值追求的高度进行交融。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价值追求融合起来,就是要发扬“工匠精神”,创新性地维护好和发展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
第二个方面,要将工匠精神与深化职业教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在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进程中对弘扬工匠精神的丰富和拓展。
如果仔细注视一下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现状,可以明显看到其优势和不足。
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的优势在于制度化、规范化、操作化,这集中体现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着明确的内容标准,职业礼仪和职业行为有着明确的训练标准,职业锻炼和职业发展有着明确的级别标准。
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的不足突出地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文化缺乏充足丰富的历史涵养,甚至出现历史文化缺失的状况,同时存在工具理性高涨而价值理性式微的情况。
深度挖掘和传承“工匠精神”,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文化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增加历史维度,增大历史厚度,增强历史高度,为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工匠精神”来源于“工匠”,“工匠”活跃于各个明升和行业,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密切对接明升行业,这一方面能够便于师生接受“工匠精神”的积极感召,在职业发展中更好地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更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工匠智慧,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传承发展历史文化的功能积极发挥出来。
第三个方面,要将工匠精神与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机整合起来,这是在创新发展职业教育进程中践行工匠精神的基础和根本。
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将工匠精神嵌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需要以学为基础、以做为关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通过统一思想,让教师践行工匠精神。首先要让教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传播者和示范者。有必要进行广泛的理论研讨,可以通过诸如举行高层论坛的方式,邀请学术大家、大国工匠等到校现场解说,让教师深入把握工匠精神的精髓,增强传播和践行工匠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师德师风和学纪学风的共同提高。
第二,通过开发课程,让工匠精神入脑入心。围绕工匠精神的课程开发和教材开发,要从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着眼,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还可以挖掘职业院校所处地域的丰厚历史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将工匠精神纳入学生的通识教育内容,同时根据各自条件打造诸如吴文化园、科技档案馆等综合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将理论抽象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让工匠精神生动起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接触到的大量鲜活实例,有助于广大师生将工匠精神寓教于做、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更好地实现职教学生的成长成才、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作者系苏州职业大学校长)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7-04-18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