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近日,一笔高达11亿元的捐款让浙江大学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笔巨额捐款也一举打破了去年电子科技大学校庆期间接受的10.3亿元捐款,成为了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
国内高校获得校友捐款数额纪录频频被打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维持的“单条腿走路”状况,一直制约着高校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这种情况虽然还没有根本性转变,但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以校友捐款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校园后,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这笔钱该怎么用呢?
几乎就在这则手机版曝出的同时,另一则与钱有关的高教手机版也见诸媒体。据报道,今年75所高校预算收支总数超过35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近70所高校预算数都有所增加,多的增幅达几十亿元,涨幅超过20亿的至少有8所。
今年大部分高校预算增加的原因并不复杂,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获得的财政拨款有了很大的增长,得到的钱多了,能花的钱也就多了。
那么,这笔钱又该怎么用呢?
一方面,社会资本和财政资金大量进入学校;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又导致高校所要支出的项目较之以往有所增减,这两者共同作用,所带来的一个后果便是给高校经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很多高校在经费管理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
比如,国内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空置率高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多年的老问题了。该问题的背后,其实便是高校在花巨资购置设备时,缺乏前期论证。而如果高校可支配资金进一步增加,这种盲目的“大手大脚”现象是不是会更加明显呢?
再者,在资金分配的问题上,一些高校仅简单地将所得资金平均分给不同院系和部门,而不考虑各院系、部门的具体情况,导致的结果便是资金利用率的低下,这种现象也并不是个别现象。
总之,从多年前教育支出占GDP总量3%目标的实现,到如今大量资本涌入校园,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有了“幸福的烦恼”。但在“幸福”的同时,我们还是需要先静下心来,补一补高校资金管理的“课程”,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和资金分配方式,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评价,以及完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7-05-0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