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航模飞机,的确很神奇!”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12岁的东乡族姑娘马小兰觉得格外新奇。
马小兰从小生活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乡,这里气候干旱,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生存环境恶劣。
马小兰家世代务农,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在果园乡,很多东乡族女孩子小学毕业不久就会出嫁。但近年来,随着一所大学的出现,乡里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马小兰和小伙伴们的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
“以前,娃娃们一长大就出去打工挣钱。”5年前,果园乡党委书记马成福刚到乡上时,这里的情况令他十分惊诧,“九年制的学校,全校只有170多名学生,初中只有40多人”。
在1万多人口的果园乡,教育基础如此薄弱,乡干部十分着急。近些年来,全乡干部每年都要分批进村入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工作,动员适龄儿童上学读书,同时,乡里也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法,号召人们要遵法守法,尽管如此,多年形成的社会风气还是难以彻底改观。
2012年以来,兰州理工大学师生的到来,使果园乡的教育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按照甘肃省结对扶贫工作总体安排,兰州理工大学与东乡县果园乡7个行政村结成扶贫帮扶对子。
兰州理工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多方面施策促进当地教育发展。先后在果园乡设立中小学生奖、助学金,奖学金按照20%比例奖励果园乡属所有中小学的优秀学生,助学金覆盖果园中学的所有中学生,鼓励适龄青少年儿童入学。
针对当地师资薄弱的情况,兰州理工大学选派优秀教师到果园学区支教,培训当地教师;与此同时,果园学区派骨干教师到理工大附中跟班学习。高考招生也积极向东乡县倾斜,每年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同等条件下东乡县学生优先录取。
“包括东乡县在内,很多民族地区理工科人才匮乏,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长期的深入调研中,负责对口扶贫的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丁虎生发现,由于基础教育薄弱,中小学理科教育较文科更加滞后。
“作为理工科大学,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当地撒下理工科教育的种子。”丁虎生说。
为开阔师生眼界,兰州理工大学还积极搭建外出考察学习平台,让果园乡的师生们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学习交流。近年来,先后组织当地教师到甘肃教育大县会宁考察学习,组织带领六年级毕业生走进兰州理工大学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走进大学校园夏令营活动中,来自果园乡的180多名六年级学生来到了兰州理工大学校园。和马小兰一样,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来到兰州、走进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真漂亮,梦想有一天能在这里读书、做实验。”13岁的杨文军也是第一次来到大学校园,看着哥哥姐姐们的航模表演,他也梦想自己有一天能加入到航模团队中。
马成福说,今年果园学区学生总数有700多人,其中初中生有200多名,小学毕业升学成绩名列东乡县各乡镇前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