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0人,今年2人。这是凤山县这两年交出的一本上线成绩单。凤山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总人口19万人。这份令人尴尬的答卷,显示出贫困地区的教育仍处于艰难的境地。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广西凤山、东兰、乐业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采访了解到,三县本科、专科总上线率较高,但也存在类似“梯形”结构,即一本上线人数明显偏少。
随着大学持续扩招和贫困地区定招专项计划实施,贫困地区考生考大学已不是太大的难题,但考上好大学依然是莫大的难题。“北大清华农村生源越来越少”之类的手机版时常见诸报道。
由于同样来自贫困县,我深深理解这种无奈。底层考生的刻苦是许多人想象不出来的,我还记得高三时,班里一些同学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然而勤虽然能补拙,却补不了教育资源的欠缺。没有好老师指点,没有必备的教学条件,再有天分、再勤奋的孩子也考不上一流大学。
不过与贫困山区的考生相比,我们贫困平原的教育资源还是更好一些。对我来说,更幸运的是,我们县以“重视教育”在当地知名,临近县的一些学生都会过来借读。虽然如此,我一路走来,还是目送一批批同伴中途离开校园。初中毕业一批,高中毕业一批,还有很多人坚持不到毕业。最后能考上大学的,十仅一二。
竞争如此残酷,淘汰率如此之高,最后考上好大学的比例却如此之低。由于多数考生只能考上高职、高专,将来毕业找工作又要面临歧视,这反过来又会助长“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因此,要让贫困地区考生看到考上好大学的希望,这样才能维持一个地方人们对于教育的信念。
凤山等县高中的一本率如此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优质生源外流,广西部分设区市出台政策,凡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可面向全市招生。这导致各校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一些优质生源倾向于到市级高中和其他教学条件更好的中学,比如凤山县高中去年未招到一名A+成绩的学生。
对于外流的学生来说,择校无可厚非,这是他们的无奈自救。但这对当地教育是致命的打击,学生外流—教师外流—资源外流,恶性循环由此展开。我们知道,学校里搞重点班都会导致非重点班的学生自暴自弃,如果一个县的优质生源全部外流,那么剩下来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学习状态可想而知。
贫困地区高考有加分,有定向招生,但这些都是结果层面的补偿,其意义终究有限。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个地方良好的教育生态,更多穷孩子考上好大学才是对其他孩子最好的激励。
我个人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如何想办法在每个贫困县都至少建立一座教学质量过硬的好高中。有一所好高中作为旗帜存在,这个县的教育生态就不会溃败。至于操作办法,应该是先倾斜教育资源,再留住优质生源,而不是反过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