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森
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在手机版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贷”,称“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近几年,“校园贷”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前不久,陕西21岁大学生小朱因无法偿还校园贷而跳江自杀,成为这一灰色金融形式酿成的又一悲剧。而每一起由校园贷引发的不幸背后,都事关学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
与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是,大学生群体没有正式收入来源,社会经验少、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同时又处在人生的发展时期,需要资金支持。非法校园贷正是盯上了大学生的这些特点,以互联网金融和社交工具为平台,锁定在校学子为诈骗对象。“零门槛”“无抵押”“高额度”等宣传遍布陷阱,让大学生一经借贷便深陷其中。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带给人们生活极大便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有风险和法律的灰色地带。
今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后,大部分校园贷平台都退出了校园市场,或者直接关闭,但仍有一些平台在持续经营,而且还出现了校园贷新变种。比如校园贷藏身电商、校园贷变身“二次贷”等现象。可见,一味的“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贷的问题,反而可能使校园贷的危害变得更加隐蔽从而难以防范。
有关部门正在筹划“传统银行入局校园贷”业务,这被看作是国家机构将校园贷市场抄底接盘,首先将大规模的黑心校园贷剔除,再依靠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查处机制去规范。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正常贷款渠道贷款满足发展需求无可厚非。如果在正确消费观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在健康有序的贷款市场中学习如何安排好自己的消费生活,也许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7-09-18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