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静
每次坐飞机旅行时,我都喜欢选临窗的位置,看蓝天云海、日出日落,任思绪在浩瀚的天空中任意纷飞。直到有一天,当我看到一篇报道时才意识到,原来做理想中“安静的美女”竟然暗藏健康隐患。
报道称,一位大叔在飞机上为了给靠过道坐的美女留下好印象,几个小时的旅途中,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不起身。结果,刚下飞机就晕倒,被人送往医院急救,确诊为“肺栓塞”。好在抢救及时,脱离了明升m88危险。这现实版的“英雄难过美人关”,差点让他丢了性命。当我进一步检索时,“老伯坐飞机左腿肿5厘米险送命”“坐飞机经济舱12小时没动,刚下飞机就被抢救”,等等,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几乎每年都有类似情况发生。“经济舱综合征”这个名词也跳入了我们的视野。
早在1954年美国的外科医生Homans就首次提出了长时间的飞行旅行与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存在联系;1977年,有学者首次使用了“经济舱综合征”这一概念(Economy Class Syndrome, ECS)。经济舱综合征是指在乘坐飞机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生的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或肺栓塞(PE)有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早期表现为小腿肚疼痛、肿胀,局部发热。在急性阶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肺栓塞,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导致猝死。
血液在静脉血管里循环,就像水在河道里流动。如果河道里水流速度减慢,河水中泥沙俱下或者河床遭到破坏,都容易造成泥沙集结成团。同样的道理,在人体中,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是血栓形成的三大机制。
那么,远距离飞行与静脉血栓栓塞症之间存在哪些联系呢?一方面,远距离的飞行和狭窄的座位导致长时间肢体活动受限。同时,机舱内空气干燥易致血液浓缩;另一方面,有些乘客存在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严重肥胖、慢性心脏病、激素治疗(包括服用避孕药)、静脉血栓栓塞病史、恶性肿瘤等,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使这部分人群发生经济舱综合征的概率明显增加。
一项研究报道,对于超过12小时的飞行,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总体发病率为0.5%。而另一项分析手机版,以任意方式旅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每2小时增加18%,而乘飞机旅行的风险则每2小时增加26%。
国民经济的发展、旅行交通工具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有朋友可能会问,经济舱综合征这么可怕,一不小心就有致命危险,那我们坐飞机长途旅行如何远离危险呢?
当乘坐飞机旅程超过4个小时,给大家推荐以下几个小贴士,我们可以称之为“ECS基础预防四部曲”:首先,坐姿应端正,衣着宽松;尽量不要让腘窝部位受压,也就是不要长时间翘起二郎腿;第二,路途中可以多喝水,一方面起到稀释血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上厕所的机会走动一下;第三,建议旅行过程中每1~2小时走动一次;途中可以常变化体位,舒展肢体,即使坐着也可以经常活动一下脚趾、脚踝和膝关节。比如,可以定时让脚做做芭蕾运动:脚尖绷直、脚跟着地,用力抬起脚尖,坚持10秒钟。然后脚尖着地,脚跟用力抬起,坚持10秒钟。如此反复交替可以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最后,乘坐飞机4小时以上,最好穿戴适当的低于膝关节的阶梯压力弹力袜,可有效减少无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腿部水肿的发生率。
“ECS基础预防四部曲”虽然简便易行,但其效果却已得到证实。研究显示,长时间旅行(>6小时)期间,这些简单措施对于存在VTE危险因素的人群是非常有效的。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危人群长时间乘飞机旅行时,出发前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舱综合征”可不是坐飞机经济舱所特有的。不论是坐飞机还是火车、汽车,甚至是在办公室里或者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等,只要是久坐不动,都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
研究显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可见生活中,血栓这一“隐形杀手”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久坐需谨慎,且行且珍惜!让我们防患于未然,远离血栓,让明升m88之河畅通无阻。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8-01-19 第8版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