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康
前不久,一位北京高校的副教授向笔者“吐槽”,说他们学校近两年来引进了不少高层次人才,有海外的,也有从国内其他高校挖来的,但其学术水平并未见比本土教师强多少,可动辄能拿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年薪,着实寒了不少人的心。
其实,高校人才待遇不均衡的问题由来已久,但之前主要存在于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之间。
近些年,海归人才归国的趋势不断增强。比如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了15.96万人,增幅为58.48%。而在这些归国海归人才当中,自然也包括不断增加的高校人才。
2015年,“双一流”建设被提出,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就像上满了劲的发条,更加强劲地运转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火热的“人才争夺战”。
这当中,有个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之前大多存在于海归人才与本土人才时间的“矛盾”有着不断扩大的趋势。
因为在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中,高校引进人才不是只放眼于国际,国内不同区域的高校之间挖人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被挖到某高校的人才,其待遇就像上述“吐槽”的副教授所说的那样,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年薪。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土著”教师的心理失衡势必会越来越严重。
引进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发展,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同时,如何做到高校人才生态的平衡,也是在人才引进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8-01-30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