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旬邑县职田镇青村的一片玉米地里,一台“雷沃谷神”收割机作业一个来回,轰鸣的机器就将金灿灿的玉米籽粒倾泻在地头等待的农用卡车上。
这一幕情景,让72岁的村民张忠财直呼“科技真厉害!”
之后,在陕西省榆林市进行的春玉米籽粒直收现场验收结果显示,陕西省春玉米商业化育种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选育的“陕单636“陕单620”“陕单650”玉米新品种示范种植的玉米机收籽粒含水量均远低于25%的国家规定,其中“陕单636”最低为18.6%;籽粒破损率远低于4%的国家规定,其中“陕单650”仅为0.9%;在旱作雨养区旬邑示范基地,三个品种的亩产量均超过800公斤,其中“陕单636”达到831公斤;在可灌溉的榆林示范基地,三个品种的亩产量均实现过吨,其中“陕单650”达到1122公斤。
这三个品种耐密植、抗倒伏、成熟早、含水率低、破损率低,有效解决了玉米籽粒直收难题。
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总设计师、明升官网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明为组长的专家组,在现场观摩的同时还对直接收获的玉米籽粒进行了验收。赵明评价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主选育的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配套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再加上国产的收割机,让陕西玉米籽粒直收很好实现了国产化,将带动我国玉米生产迈上新台阶。
张忠财算了一笔账:机器直收一亩玉米籽粒的价钱和穗收差不多,产量和普通品种相当,但节省的劳力却不止两三个。他说,高科技给农民办了好事,明年春节后就去找西农大专家要种子,自己家的7亩地都要用上机收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