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本报通讯员 杨远远 记者 温才妃
“王老师是个很快乐的人!”“每次见到王老师,她都是笑呵呵的。”“王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讲课有趣味性,语言幽默!”这个被学生称为快乐的老师的人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王华。
上课的感觉很美好
王华最初并没有直接走上讲台,而是作为教学干事在综合办公室干了两年时间。在一些人看来,这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王华并不这么认为。“那两年对我的锻炼价值很大,有了教学管理的经验,可以让我更全面地熟悉教学环节,把握课程内在的联系,了解教学规律。”
王华第一次走上讲台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的乡镇干部培训班上。当时还略显稚嫩的她,一登台就引起学员的窃窃私语,甚至有位年龄较大的学员嘴里冒出了一句“这还是个碎娃(小孩子)嘛!”认真的王华提前做足了上课的准备工作,她不慌不忙地开始上课。在那个还没有PPT的年代,她就靠着粉笔连上了四节课。
下课后,有学员主动找到王华夸奖她的授课,这给她带来了极大的满足,也为她从事教学工作树立了信心。在课程结束时,培训班的负责人找到王华,邀请她下学期继续承担教学任务,并主动提出可以适当增加课时费。整个一门课下来,王华体会到了上课的乐趣,这让王华真心喜欢上了这份令人着迷的事业——教书育人。
2003年,王华成为一名专职教师。教研室最初只有5位老师,教学任务重,压力非常大。王华除了上课之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备课上。她购买和阅读了大量专业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并及时转化和补充到教学中去。现在王华家中有一间房都是书籍,“虽然房子面积大了,可是供王华放书的地方一直不够。”家人也无奈地如是说。
教学也是一种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樊志民是王华的博士生导师,王华至今都记得导师的谆谆教诲:“教学和科研的本质是一致的,也是一种研究。钻进去,想透了,心中有数,才能写,也才能讲。”
王华认真用心地琢磨教学,像作研究一样思考教学。近年来,她主持完成了两项教改课题,参编了两部教育部规划教材,发表了10余篇教改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篇。
王华把她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在讲授“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时,她把每一章设计成一个议题,用议题把基本内容串联起来。议题能提纲挈领,使各章节的衔接上有了更强的层次性,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脉络。
“王老师会用历史故事和注册把内容展现出来。比如讲到选用人才的标准时,她就拿唐太宗‘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来启发我们,使我们理解‘如其有才,虽仇不弃’的道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51班沙冰榕回忆道。
从2014年开始,王华加入了教学发展中心组建的师资培训团,把她的教学经验与省内外同行分享,先后为本校及西安理工大学、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新入职教师开展教学实务培训,获得了校内外教师的一致认可。
王华说:“在教学上投入越多,越有收获感,也越快乐!”
助力学生成长最快乐
王艳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现任教于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6年,王艳要参加陕西省信息化教学大赛,“王老师把她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和我分享,帮我进行课程设计、系统化流程图的规范训练,并且不厌其烦地帮我修改作品,这对刚工作的我帮助很大。”王艳最终获得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
王华是公管123班的班主任,她经常和学生交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生谈学习也谈生活,慢慢地,学生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华,她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华姐”。
王华在获得学生认可的同时,也先后获得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2016年7月,送走毕业生后的一天,王华来到办公室,看到了门口放着一个文件夹,打开一看,上面是学生们四年里获得的各种班级荣誉证书,中间是学生和她的合影。里面是同学们在校四年间手写的卡片,一行行书写着他们青春的梦想、对友谊爱情的期望、学习规划以及对王华想说的话。
“每当收到学生的贺卡和祝福信的时候,我都感觉教师这个事业是多么的温暖,给我带来巨大的幸福感。当教师,我很快乐!”王华激动地说。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8-02-06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