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两周年,全国妇联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建议和提案,希望进一步规范妥善处置家暴案件。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且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了使受害者能及时得到帮助,明升体育app家希望能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内对心理方面产生的影响。
就心理学家而言,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心理测量。但常规的心理测量一般采用前后测方法,而家庭暴力往往是一种突发事件,很难测量家庭暴力受害者在首次受到家庭暴力前的心理状态。目前对于家庭暴力影响的研究多局限于组间的比较,很少有在短期内测量家庭暴力发生前后受害者心理状态的研究。因此,想要测量家庭暴力的短期影响,需要能够在短期内测量到家庭暴力发生前后心理状态的新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上记录生活、表达自我。这些有时间标记的网络数据可以预测他们心理健康的特征,反映用户当前的心理健康状态。于是,中科院心理所朱廷劭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利用微博数据测量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家暴前后的心理健康指标。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关键词和人工筛选,在100多万微博用户中筛选出232名家庭暴力受害者。之后,他们使用训练得到的心理健康预测模型,根据受害者微博中的88个语言特征和11个行为特征,预测受害者在家庭暴力发生前以及发生后4周的心理健康状态。预测的心理健康状态包括抑郁程度、自杀意念以及生活满意度。
此后,研究人员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分类,探索不同种类的家庭暴力在短时内对于受害者的不同影响。探索的种类包括亲密关系虐待的受害者、儿童虐待的受害者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这项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暴力发生后的4周内,家庭暴力受害者已经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程度、更高的自杀意念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对于不同类别的暴力受害者,研究人员发现,受到虐待的儿童在短期内受到的心理影响更严重,亲密关系暴力的受害者在4周内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程度,目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杀意念以及更多的敌对情绪。
该研究采用在线生态识别的测量方法,无干扰地在线上筛选参与者并预测其短期内的心理健康程度。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对于研究突发创伤性事件的心理影响以及监控用户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应用价值。(朱香整理)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8-03-09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