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示2018年至2022年,该市本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资金3亿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
4年时间,每年投入3亿元巨款,以此打造全球影响力。单纯从这几个数字上看,长沙市在高校科研领域的“雄心”已跃然于纸上。然而,这样的“雄心”真的切合实际吗?
对高等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认为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办事情可以“立竿见影”的领域。香港科技大学自1991年建校,用20多年的时间确立了在世界高教领域的一席之地,这样的发展速度就已经被人称为“奇迹”了。在人们的普遍观念中,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百年左右的历史沉淀,是很难成为“名校”的,更遑论“世界影响力”。
然而,我们却希望用四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学科技城,虽然此处的确有着很好的科教基础,但这样的“预期速度”是否依然有些过于乐观了呢?
更令人颇有些五味杂陈的是,在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中,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渲染当地政府对此计划设立的“专项基金”,而《意见》中也对各种优秀人才或工作站的入驻“明码标价”,给了不同等级的资金奖励。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说,对优秀个人或团队的资金扶持的确是打造高新科技城的必要步骤,但如此高调甚至有些片面地强调对科研人员的“资金奖励”,真的好吗?
必须承认,近年来,国内高等教育距离“不差钱”已经越来越近了。在资金充裕的刺激下,高等教育不论是科研、教学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也导致了资金的作用被片面夸大,在一些人眼中,有钱似乎就能办好一切。
然而,高等教育既不是一个能“立竿见影”办好事的领域,也不是一个单纯靠砸钱就能办好事的领域,而是要在一定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结合政策、人力、社会环境等各个因素共同发力,才能做好事情的领域。
回到长沙市对于大学科技城的规划上,笔者并不想对该计划本身提出任何异议,只是建议计划的制订者在进行预期时,能够更多地考虑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巨额资金投入的同时,不忘进行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综合各方力量,按部就班才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
《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2018-08-21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