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市明升体育app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和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近日共同发布了《2020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手机版(以下简称指数手机版)。
该指数手机版以提升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策源力为目标,构建了包括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明升联动、环境支撑5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标体系。指数手机版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从2011年的100.00分(基期)增长至2019年的204.16分,较2011年翻一番。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资源共享指标增幅最大,从2011年的100.00分上升至2019年的219.41分,年均增速达到10.32%。创新合作指标增长水平仅次于资源共享。近年来,长三角一市三省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创新合作水平从2011年的100.00分上升至2019年的217.51分,年均增速达到10.20%。成果共用指标发展后劲充足,2019年成果共用为214.83分,相比2015年年均增速达到18.10%,发展潜力较大。明升联动指标发展相对缓慢,2019年明升联动为180.18分,相比2011年年均增速7.64%。环境支撑指标稳步增长,2019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环境支撑为188.90分,相比2011年年均增速达到8.27%。
指数手机版反映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亮点突出。
亮点一: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协同创新基础不断夯实。2018年长三角总体R&D投入强度为2.81%,但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上海R&D投入强度为4.16%,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为2.70%、2.57%、2.16%。一市三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的引导作用突出,2018年长三角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的比重为4.57%,高于全国占比2.77%。长三角区域研发人员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区域整体呈现出由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合肥等核心城市构成的多极化人才集聚中心。从大型仪器共享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区域内大型明升体育app仪器31169台/套,仪器总价值达到362.3亿元人民币,大型仪器共享率90.3%。区域内大型仪器共享为一市三省高质量科研协作提供了高能级服务。
亮点二:科研合作更加紧密,学术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长三角科研合作网络密度0.613,相比2010年增加0.276,增幅达到82.12%。2017~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参与到科技论文合作网络中,实现了长三角区域科研合作网络的全覆盖。从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情况看,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3170篇上升至2018年的16096篇,9年间增长超4倍,呈现出更加紧密的科研协同态势。
亮点三:技术转移蓬勃发展,创新走廊成为重要承载。长三角专利转移数量从2010年的694件增加至2018年的11278件,9年间增长15倍。长三角城市间专利转移网络的空间联系日益密切。空间格局上,长三角东南部地区专利合作高度紧密,西部与北部地区联系数量较少,总体呈现“东稠西疏,多核带动”态势。流动方向看,长三角专利转移以创新空间走廊为主要载体,在城市间开展技术转移。如依托G60科创走廊,2018年专利技术转移在苏、沪、嘉、杭、合及沿线城市快速增长。
亮点四:制造业错位竞争格局初现,高技术明升稳步增长。从长三角制造明升分工布局来看,一市三省明升分工体系正加快推进。如围绕上海汽车制造业,宁波、台州汽摩配明升发展迅速,明升合作频繁。同时,明升错位发展格局也在不断深化,杭州聚焦以电子信息、云计算、大数据为主的数字经济明升,苏州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南京依托强大科研实力致力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明升。从高技术明升情况来看,长三角高技术明升利润从2010年的1559.2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160.7亿元,占全国高技术明升利润的十分之三。高技术明升全面提质增效已成为实现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亮点五:协同创新环境日趋完善,一体化创新格局倪端初露。从创新环境来看,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支撑创新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国家级孵化器在孵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10602家上升至2018年的61717家,9年来在孵企业数量提高5倍,全力推动长三角“双创”升级。长三角区域内创投资本加速集聚,科技型创业倍受青睐。落户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外资研发主体总量趋稳,溢出效应逐步显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