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端鸿
当下,很多高校在开展破“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改革,已有部分高校的教师因此获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基于一些思维惯性和固有文化,大学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对执行破“五唯”政策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这很容易让政策执行大打折扣。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破“五唯”以来,近两年,多部委密集发文,明确提出在高校人才评价、学术评价、教育评价方面克服“五唯”倾向要求。国家专门下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系统上对教育评价改革进行谋篇布局。
“五唯”问题之所以得到如此重视,跟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密切相关。在“点篇数、计件制”的评价引导下,科研人员原本基于学术兴趣和价值贡献的内在动机被弱化,大家争基金、抢“帽子”、想方设法追求“论文数”和“影响因子”,追逐“短平快”项目,各类学术不端事件接连发生,破坏了学术生态,严重制约了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
现实当中,很多高校的破“五唯”改革是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去除评价中的一些限制性条件。有的高校要求新晋助理教授必须在近三年发表过3篇A、B类核心期刊论文。作为刚性要求,过去无法突破这个底线。改革以后,一般要求仍然不变,但如果应聘者曾在特定期限内获得重要学术奖项,可以进行转化替代。有的高校在高级职务聘任时要求具备一系列条件,但有的学者在若干指标上始终无法达标,通过提交单独的“代表性成果”也聘上了高级职务。由此可见,破“五唯”的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然而,破“五唯”改革非常难。第一,高度量化的刚性指标评价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绩效文化,在很多基层学术共同体中已经获得了高度认同。很多人担忧,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学术绩效文化会不会因为破“五唯”而摧毁。不少学者认为,数量、指标等刚性条件设置有其内在的价值,从根本上让人情因素无处躲藏,这份价值是值得珍惜的。学术共同体内心深处对破“五唯”所带来的积极结果难以预期,却对负面结果忧心忡忡。
第二,高校在推进相关改革时,必定会权衡利弊,避免因为破“五唯”改革导致关键指标的下降。某些“唯”与某些关键指标之间的关系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高校及其院系层面会充分权衡这些限制性条件中,有哪些能去除、哪些必须保留、哪些需要有限定地保留。
在很多高校和院系看来,破“五唯”必须破除特定的限制性条件,最简单的方法是确立可替代指标。比如,在进行某个学术评价时,原来规定“非某个关键指标不可”,现在明确各种指标之间可以互相替代,“五唯”就可以认为被破除了。不少大学教师的感受是,在原有政策下,限定性指标非常明确,而改革后限定性政策变得模糊,似乎变成各种指标都要去努力,“这让原本具有确定性的游戏规则,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第三,学术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评价习惯,破“五唯”难以真正实现价值评价。破“五唯”要求学术评价跳出唯特定指标的窠臼,对人才、项目、成果等进行价值评估。但是,学术共同体早就形成了评价人才看“帽子”,看项目或成果的等级、数量;评价项目不是看项目的设计,而是重点看申报项目曾经发表了哪些论文;评价成果主要看期刊等级和影响因子,看出版社影响力……学术共同体成员已经高度依赖各种“数字化评价”,破“五唯”之后,不少评价主体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评价尺度。从价值上看,究竟孰优孰劣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这种价值判断迥异的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亲疏关系”和“利益关系”,很多人对此难以判断。也因此,管理部门总是忍不住提醒评价者不能太过于主观,还是要尊重“客观依据”,而所谓的“客观依据”,仍然是唯关键指标。
第四,破“五唯”改革仍然难以撼动短平快评价,难以真正实现长周期评价。高校各种评价仍然以短平快的评价为主,年度考评仍然是最常见的考评方式,机构、项目和人员都必须在年终“交账”,对投入所产生的绩效进行说明。而短期评价时间太短,很难有效撬动价值评价和内涵评价,最终还是在数量和关键指标上打转。只有真正实现了长周期评价,学术研究的价值内涵才能够真正显现出来,学术同行开展价值评价才能有更综合、准确的判断。
高校破“五唯”改革虽然已经在去除某些特定限制性条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走的路还很长。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和部署,坚持走价值评价和内涵评价之路,才能够真正推动高等教育评价“指挥棒”功能的改变,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释放更多的新动能。
(作者系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