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 能测海风观太阳……你想知道的风云三号E卫星都在这里 |
|
北京时间2021年7月5日7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E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7次飞行。
世界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E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也是世界首颗运行在晨昏轨道的民用气象卫星,它将填补早晨与傍晚卫星气象观测资料的空白,显著提升天气预报精度。
由于地球受到太阳照射,有一半处于白天,一半处于夜晚,而这中间的分界线被称为晨昏线。
风云三号E卫星就是飞行在这条晨昏线上空。比如它飞过我国国境的时间大约是在早上5点半左右以及傍晚17点半左右,这样就可以对黎明及傍晚时分的天气状况进行观测。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E星副总指挥 缪鹏飞:受太阳东升西落的影响,早晨和黄昏往往是一天中天气变化较为剧烈的时段。风云三号E星的作用是把这两个“临界点”的大气现象记录下来,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观测数据,供气象学者破解更多气象密码。
此前,我国第二代极轨卫星风云三号已经形成了上下午星双星组网的观测能力,也就是能够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2点左右进行气象观测,因此,风云三号E卫星弥补了早晨与傍晚气象观测的空白,将与其他风云三号卫星组网运行,使我国天气预报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E星副总指挥 缪鹏飞:卫星观测数据更新时效将由6小时提高到4小时,预报精度将提高3%左右,预报时效将延长24小时左右,气象灾害监测时效将提高近1倍。
多种探测手段 有效提高气象观测能力
今天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E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第5颗卫星,也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气象卫星,卫星上装载了11台探测设备,能够获取大气温湿度,全球冰雪覆盖、海面温度等环境数据,在提升天气预测预报能力的同时,也将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在风云三号E卫星上装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能够在月光等微弱光照条件下,获取覆盖全球的百米级分辨率卫星影像,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全球微光探测仪器。
同时星上还装载了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微波温度计、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等观测设备,能够实现对电离层、大气层和海面风场的立体监测。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陈晓飞:风云三号E星瞄准气象卫星国际先进水平,用于获取海面风场,云、辐射等气象参数,监测全球冰雪覆盖和海面温度,监测自然灾害、生态与环境,开展太阳、空间环境及其效应探测等。
风云三号E卫星运行在晨昏轨道上,这样就能够在每天清晨和傍晚观测同一区域,这个时段地表温度和大气边界层温度差异最大、云量较少、绝对湿度较低,风云三号E卫星可利用红外发射原理开展大气气体的遥感观测和空气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实现全球大部分地区每天6次测量,显著提升气候监测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陈晓飞:(风云三号) E星新研(制)了3台有效载荷,并对其余的8台仪器进行了升级换代或性能提升,满足用户天气预报,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社会经济文明建设等气象业务需求。
既能测海风又能观太阳 实现多个“首次”
今天成功发射的风云三号E卫星上,装载了多台全新的探测设备,不仅使我国气象卫星首次具有了主动探测海面风场的能力,同时还首次具备了多维度观测太阳的本领。
海面风场对全球气候调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海洋航运、海上捕鱼作业以及海洋工程等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风云三号E卫星上搭载了全新研制的风场测量雷达,能够主动获取全球海洋表面包括风速和风向的风场信息,测风精度优于1.5米每秒。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陈晓飞:风场测量雷达是风云三号E星新增的探测仪器,同时也是风云卫星家族中首次携带的主动探测雷达,相比以往的海洋风场测量,探测方式从单频段提升为双频段,风场测量范围和精度提升超过15%。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来源,是驱动天气、气候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此次风云三号E卫星上装载的太阳辐照度光谱仪、太阳X-EUV成像仪、太阳辐射监测仪三台设备,能够分别从光谱、成像、辐射总量等不同侧面对太阳进行全方位同步观测,将为明升体育app家理解地球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E星总体主任设计师 邵益凯:对太阳实现长期、连续成像观测,获取太阳高分辨率图像,为更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提供参考。对太阳光谱辐照度进行测量、监测太阳能量变化,可用于太阳物理及气候物理学应用研究,为天气预报、生态、环境、灾害监测业务及研究提供精确的太阳辐射资料。
风云卫星:不断奋进的明升官网气象卫星家族
风云三号E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当中的第五颗卫星,也使我国气象观测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风云这个名字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这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一套完整的气象卫星系统。从1970年开始研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从零起步,发展迅速,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
风云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在轨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气象卫星星座。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代四型”共19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卫星,它们通过南北两极围绕地球飞行,能够进行全球观测。而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静止轨道卫星,它们能够始终和地面相对静止,用于对我国及周边区域进行气象探测。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E星总指挥 李海生:我国第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卫星解决了基本的天气气象观测需求,实现了气象卫星从无到有,并业务化运行;从2000年开展风云三号卫星研制和风云四号卫星研制工作开始,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进入与国际气象卫星先进水平看齐的并跑阶段,解决了天气预报对于气象观测精度的需求,实现了气象卫星性能升级、定量化应用。
50多年来,风云气象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我国台风、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如今,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未来,风云卫星观测体系将更加完善,气象观测时效和精度将进一步提升。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三号E星总指挥 李海生:未来第三代气象卫星将实现精准预报,迈入领跑阶段,满足全要素、精细化气象观测需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大气明升手机、生态环境监测以及防灾减灾等应用领域起主导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