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下,为拯救更多急需帮助的人,一份“救命文档”浮出水面——
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自发组织收集求助信息和援助情况,汇总成一个不断扩容的在线文档《待救援人员信息》。24小时内,这份文档更新270多版,已有超250万条信息汇集于此!
有破羊水亟待分娩的受困孕妇通过这个文档被成功送往医院,在暴雨中迎接新明升m88;有被困在车里一天没喝水喝奶的小宝宝,得到了救助;有84岁的耄耋老人被成功救援;还有众多缺水缺物资的市民在文档“指引”下找到可避灾的店铺,买到应急物资……
为什么要建这个在线文档?志愿者说:希望它变成一个巨大的信息中转站,成为和时间赛跑的工具,让救援力量更快速抵达,给等待救援的受灾群众以温暖和期望。
这个获得无数点赞的“救命文档”的发起人,正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河南籍2021级研究生——李睿。7月20日晚,李睿在朋友圈发出建群呼吁。很快,这支队伍扩充到30余人。志愿者队伍中,大多是青年学生,不乏00后,来自天南海北。
“危难时更懂得什么叫同胞,灾难面前人如蚂蚁一般渺小,但永远有勇敢无畏的人愿意站出来。风雨同舟,我们愿意为河南老乡出一份力!”一名上海财大的00后大学生志愿者如是说。
“我想帮一下大家”
“郑州暴雨!一小时雨量,相当于106个西湖倒入!”7月20日晚,看到微博上的各种暴雨、求救信息,身为河南籍学子,李睿决定要做点什么。
梳理思路后,很快,她发了一条朋友圈:“1、整理网上的各种求救信息,判断优先级;2、同步联系被困人员和求救人员;3、跟进后续救援情况;4、搜集新的救援联系方式。”显然,建立“在线文档”的设想已经基本成熟。
这条呼吁很快在同学中得到积极响应。上海财经大学2021届毕业生井雨洁,便是其中之一。正在山东老家的她从手机上刷到消息,随即扫码入群。
“最初进群时只有9名志愿者,但很快人数便扩充到了33人。”身在福建的上海财大本科生林浩宇见到消息后,也毫不犹豫加入其中。
团队的最初设想是用Excel表格快速制表,但为了最大程度提供实时信息,达到多人在线编辑,最终敲定了“在线文档”这种形式。经过头脑风暴,晚上8点57分,李睿创建了文档并敲下第一行字:求救人员信息,救援人员信息。
在李睿的分工下,志愿者被分在不同小组,线上组负责搜集信息、核实信息;线下组主要由河南当地志愿者组成,其中还包括志愿车队,负责联系待救援对象,及时提供帮助。
即使是在信息搜集组内,成员分工也很细,有的负责更新表格,有的负责核实信息。
李睿介绍,信息主要是从微博、微信实时搜索后,整理到文档里的。个中难点在于,信息重复率很高,且需要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后,有团队成员建议使用网络爬虫(Python)搜集,提高效率。“从提出意见到执行,仅花费5-10分钟。所有志愿者的双手都无形中紧紧相握。”
林浩宇依然记得这一幕:很多求救者心情焦急,在信息中往往未标全求救地点。由于不少志愿者和他一样身在外地,大家只能先初步整理投入群里,再由本地志愿者确认地点,最终输入在线文档。“好在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大家都很耐心地梳理信息,尽量保证信息准确。”
林浩宇回忆,当天他从晚上8点开始“工作”,一直搜索到凌晨1点,第二天一早他便从上午9点搜索到下午1点。求救信息填入文档后,志愿者们还需要跟进,核实对方有无接受救助。“据我所知,很多同学都熬了夜。”
“一声声来自受灾者的回复,是最好的礼物”
“20日晚上9点56分53秒,文档创建的第一个小时,表格已更新了12版。”此时,井雨洁从网络上看到一名即将分娩的孕妇发出的求救信息。当时,这名孕妇已经破水、即将分娩,急需120救助。
“我当时真的很难过,一个新明升m88很有可能会因为这场暴雨而无法来到人世间。”井雨洁回忆,看到信息后,她立刻将信息誊到表格里,希望能有好心人看到、快去帮一把“准妈妈”。
“后来我看到这名孕妇已经获救了,也就放心了。”填入的种种求救信息里,最让井雨洁揪心的当属一名环卫工人。她在微博上看到一名环卫工人环抱在大树上,手机被泡在水里,身下的水马上就要漫上来了,是从桥上路过的一名女生帮忙发微博、联系救援。但无奈,当时一直打不通救援电话,不知后续如何,直到现在她仍心系这名环卫工的情况。
让林浩宇印象深刻的,还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停电停水的求救信息。看到这条消息后,他立刻填入在线文档。“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志愿者重复填写了这项信息,但管不了这么多,看到求救信息,迅速核实、迅速填入,才会让更多受灾者被看到。”
到在线文档发布的第八个小时,表格上出现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的救援队到了”“制氧机来了”“发电机有消息了”“已成功救援”“问题已经不大”……看到这些消息,志愿者们都感到兴奋极了。
李睿在7月20日晚10点38分给求救者发去第一条短信确认救援情况,次日凌晨1点08分得到回复:“已经得到救援,辛苦你们了!”简单一句话,让她泪目。
为了提高效率,后来团队联系到了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和救援。“我们建了专门的救援群,把文档投到群里,让他们根据信息来判断是否可以去救援。后来很多媒体的工作者也加入进来整理信息。”后来,李睿负责与50组求救者对接救助情况,她说,“一声声来自受灾者的回复,是最好的礼物。”
如今,这个在线文档已由专业团队打理,不仅有了首页,还增添了医疗信息栏、孕妇生产指南、郑州可充电地点等信息,救助者和受灾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有用的信息,迅速对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