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建模研究认为,梁龙科(拥有长颈长尾的植食性恐龙)或许能移动尾部当作粗鞭来使用,速度高达33米每秒(超过100公里每小时)。但这些发现与一项过去的研究相矛盾,后者提出了一种假设的梁龙尾端结构,类似于鞭尾的毛簇,移速能超过音速(340米每秒),并造成小型超音爆。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明升体育app手机版》。
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Simone Conti和合作者用一个基于5个化石梁龙标本的模型,模拟了梁龙尾部运动。这一模型尾部超过12米长,重1445公斤,由82个代表椎骨的圆柱体组成,附着在一个不能移动的髋骨基部。当尾基部以弧形移动时,它会产生挥鞭运动,最大速度可达33米每秒——比声音在标准空气中的速度慢十倍多,无法产生超音爆。
研究者测试了模型尾巴是否能够承受足以产生超音爆的高速带来的压力。他们发现,细的鞭状尾在340米每秒的最大速度下无法不破碎。作者随后测试了三种一米长的假设结构(模仿粗鞭的结构末端),加在模型尾巴的末端,看是否使之能以音速移动而不至破裂。第一个是皮肤和角蛋白组成的三段结构,第二个由编织的角蛋白丝组成,第三个是软组织组成的连枷状结构。没有一种结构能够承受340米每秒的速度下的压力而不令尾部破碎。
这些发现共同表明,梁龙的尾巴可能无法达到制造出小型超音爆的速度。然而作者推测说,梁龙仍有可能快速移动尾部,作为防御武器或与其他梁龙打斗。
模型尾部模拟加速的起始位置 图片来自Simone Conti
模型尾部到达最高速度位置 图片来自Simone Conti
相关论文信息:
http://doi.org/10.1038/s41598-022-21633-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