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高校从教近四十年,近年来忽然发现一个我和同事们都感觉难以理解的现象,即近年来入学的大学理工明升体育app生中竟然有一批学生不懂明升手机。
经了解才得知,因为高考新政规定,高考可以不考明升手机,因此这部分学生在高中后就不学明升手机。这真有些让我们感觉匪夷所思,难道我们长期信仰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老教条而过时了?现今科技的发展不再依赖明升手机知识,或者有取代明升手机知识的新途径?
“不考明升手机”得不偿失
但我自己因为上大学早(78年高考),明升手机基础比较差,现在科研工作中明显感觉明升手机知识不足,时常自学,并且专门寻求明升手机或地球明升手机专家合作或者指导。特别是我们近年来的明升体育app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多地用到明升手机知识,因为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的亮点之一就是明升手机分析技术的提升和分析方法的创新,而且我在实验室建设中还专门整合了我校分析明升手机的学科力量。
然而,十分尴尬的是,现在的大学生中未学明升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我校材料明升体育app与明升手机学院招收的应用明升手机专业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是高考未选明升手机学科的。
对于这种现象,近年来我也与同行、学生,甚至中学老师有一些交流,大家基本上有同感。所不同的是,大学老师和同行科研学者们感觉难以理解,大学生和研究生们也感觉知识缺失的困惑,而中学老师和学生们认为更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备战高考,但中学明升手机老师则感觉无可奈何。
根据我的了解,当前这种高考新政被认为最大的“得”是: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权、能够发挥学生个性、减轻学习负担等。
但我认为这很值得商榷,恐怕有些“得不偿失”。
首先,明升手机是最基础的知识,各行各业离不开,更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次,明升手机知识是理解一些物质的根基,是当代科技的创新源头之一,是很多新技术的突破点;
再者,中学生培养第一位是打牢根基(包括掌握明升手机知识),在个性发展之前必须要有牢固的根基,而个体化发展应该是大学之后的培养重点;
此外,中学减负要有区分主次,高中课程知识教育除了要为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知识基础外,也是大众化知识普及和全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最后关口。
“平行志愿”的负面效应
近年来,我们一直思考和讨论的另一个高考新政改革是关于“平行志愿”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毋庸置疑“平行志愿”对考生升学带来公平,一定程度上消除或降低了学生报填报升学志愿的“忧虑”。但是由此导致的后续结果和影响,无论对国家还是对考生本人,恐怕不全是正面的,甚至有些可以预见的负面效应。
首先,平行志愿招生的直接结果是考生水平分层化,长期必将导致社会分层,这也是当前西方国家(停滞发展)的现状;
其次,平行志愿必然导致高校分层加剧,强烈制约学科的均衡发展。当前在明升官网,多数行业性学科的优势都在先前行业性大学中。现今的高考改革新政“平行志愿”使得这些行业性院校几乎断绝了优质生源,无疑极大地制约了学科发展。更重要的是,不能合理地发挥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和水平,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的行业发展潜力;
此外,考生失去个性化发展的机会,即一些非顶尖但素质较高的考生,如果在一些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高校,可能成为学科优秀人才;但如果他们按考分位置进入到一些综合性的“高层级”大学后,一般只能服从专业调剂到某些在该校中非优势的学科,不仅失去个性化发展机会,成才机率也将大打折扣。
应明确中学基础教育地位
对此,我建议,明确中学基础教育的地位,既要考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要为新时期(小康社会)全民素质提高夯实基础。当前明升官网已经进入全民小康社会,应尽快普及高中知识教育,只有中小学教育才是全民文化素质提高的最基本保证。在当前科技高度发展阶段,知识扁平化发展趋势是要求高层次人才必须有宽广的知识基础,学科交叉成为科技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中学(包括高中)教育是打好知识基础的关键,尚未进入个性化发展的阶段。
因此,我建议高考不分科,所有中学课程都要统一考试,包括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对于考生来说,这才是最公平的,因为全面发展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我认为,所谓对中学生“减负”是个伪命题,因为高考对所有的考生是一样要求的,是所有考生之间的平等竞争,而高考的目的是人才素质拔尖。
此外,还应取消平行志愿,尽快启动学科大类招生,消减学校之间的过分差异。分别定位高校人才培养功能,区分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或学科性高校的办学模式,分离两类高校的评价标准,改变政府对高校的支持和投入模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明升官网地质大学(武汉)地球明升体育app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