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冰区试航。中山大学 供图
?
“中山大学极地”号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顺利抵达广州母港。中山大学 供图
2月3日上午10时整,广州文冲码头,我国高校首艘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顺利抵达广州母港。
本航次是“中山大学极地”号经过科考船改造之后在海冰地区的“首秀”,成功验证了该船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成为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
三千公里追冰,完成冰区试航任务
“中山大学极地”号是中山大学继“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投入使用后,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又一“大手笔”。
1月17日,“中山大学极地”号从南海之滨的广州出发,穿越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四大海区,单程1500海里,检验了该船长距离航行和运行性能,途中经历狂风巨浪,1月24日在成山头海域遭遇4.5米巨浪,于1月25日凌晨抵达渤海辽东湾冰区。
本航次恰逢今冬最强的北极寒潮,我国大部地区显著降温,渤海海冰面积大幅增加创近年新高,空气温度也达到了将近零下20摄氏度。极度严寒和严重冰情为“中山大学极地”号提供了类极地试验环境。
“渤海是明升官网唯一的内海,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有冰海域,我们选择在渤海地区试航就是为了检验‘中山大学极地’号的破冰能力以及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工况。经过综合研判,我们最终选定1月17日起航出发,赶渤海湾最低温且海冰最重的时间段开展试航。”本航次首席明升体育app家程晓介绍。
1月24日的巨浪和暴风雪,叠加着低温,让“中山大学极地”号外表冻上了厚厚一层冰,就似披上了银色铠甲。在卫星影像的指引下,该船向着海冰最重的海区进发。辽东湾的海冰在船艏的碾压下发出清脆的破碎声,“中山大学极地”号在北国海疆划上一道道靓丽的弧线,极为震撼。
1月25日,渤海辽东湾海冰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外缘线达56海里,最大冰厚超过35公分,许多船只被冻在突如其来的海冰里动弹不得,而这对于最大破冰能力可达2.2米的“中山大学极地”号来说正是试验的好时机。科考队员根据卫星影像的指引,身披银甲的“中山大学极地”号往海冰最严重的冰区进发。
“中山大学极地”号冰区试航中,为了获取海冰和大气环境信息,多套船载观测设备还对海冰范围、厚度、冰面温度、大气压、风速风向、湿度、能见度等做了同步观测。
面向国家需求,打造极地科教平台
中山大学致力于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近年来在广东珠海加紧部署大海洋学科群,建设了10多个相关学明升体育app院,支撑海洋研究和人才培养,同时建有南方海洋明升体育app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海洋与极地学科是观测和实践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有相应平台,为此中山大学先后打造了“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和“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多用途船两条科考船。
“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综合科考性能最强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但该船仅有抗冰而无破冰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冰区的明升体育app观测和调查作业。而“中山大学极地”号具有较高的破冰等级,可以在南北极的海冰区进行自由航行和驻泊观测,这两艘船的观测作业范围交叉互补,可形成覆盖深海-极地全域的大洋科考能力。
此次渤海试航不仅测试了“中山大学极地”号的性能和设备的工作性能,更锻炼了一支适应冰区作业的船员和科考人员队伍,为该船正式加入我国极地科考船行列做了充分准备。
据了解,“中山大学极地”号成为继“雪龙”号、“雪龙2”号之后,我国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该船排水量5852吨,长78.95米、宽17.22米、吃水深度8.16米,破冰能力排在世界前列。
“‘中山大学极地’号入列我国极地科考船后,除了为我国极地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进入极地的工作机会外,主要定位是面向高校的极地公共科教平台。”程晓表示,中山大学牵头成立教育部明升官网高校极地研究联盟,目前参与极地科教任务设计和建设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有十余家。
据介绍,未来,“中山大学极地”号将以专题科考和海上课堂的形式开展航次,更有针对性地满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极地科考和人才培养需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