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直接获得了博导资格。虽然读书和工作期间也零零星星指导过一些学生的明升体育app研究,但终究是没有经过硕导的历练,直接被聘为博导,心里有一些欣喜,也有几分惶恐。
会做科研和会带学生好像是两回事,真正开始带学生我才体会到。
做学生时,觉得自己的导师能力超凡。一旦自己开始带学生,才慢慢体会到,个人能力有限,肩头责任重大。
做学生时,不用为论文的方向发愁,不担心经费和课题总体进展,心里总有一个可随时求助的导师。自己成为导师,困难和问题来得措手不及。
协助导师指导的第一个学生(猜猜谁是作者?)
沟通的艺术?在做导师前没有培训过啊
指导学生需要有效沟通,沟通的艺术在做导师前没有培训过啊。凭一腔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我的导师生涯就开始了。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三两个回合,我就败下阵来,热情被现实锤炼,积极主动的沟通逐渐变成强势命令,学生从无限憧憬变得压力陡增。
周一布置任务时,我滔滔不绝讲了近一个小时。周五询问结果,学生答复没有做,追问到细节,学生面露难色,“老师,我不知道加几摩尔……”。听闻此言,一股血脉直冲脑门,眼前一晕。
事后仔细思索,前三十年的学术交流的对象主要是老师。他们知识渊博,阅历丰富,问题在他们那儿似乎总有答案。尤其是我的博士后导师,身材高大,目光如炬,交谈时总能感受到他微微侧耳,捕捉每一个细节,经常是我说前半句,他已经超前理解到我的后半段意思,和朋友谈及导师思维的敏锐,大家归结导师是天才、是厉害人。创业后,与公司同事谈项目,话刚开头,对方已经深谙我意。大家同在一个项目组,信息共享,没有壁垒。但是角色转变之后,面对学生,我还没有调整过来。
线上与线下交流沟通
想明白后,我重新规划思路:要求学生不理解的时候随时询问,尽管向我的微信和Email发信息,不能让问题过夜;给学生批注时尽可能多写一些文字,不怕啰嗦,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学生听不懂,或者引起歧义;每次谈话都要向学生逐一询问是否还有不清楚的地方,适当时候可以录音,隔一段时间把多数学生不懂的共性问题收集起来,我再做ppt、办讲座、录视频,供后来学生学习;另外,让学生自述项目难度与项目需求,查漏补缺。
现在,我的课题组关于如何做科研,如何作图,如何做高质量材料表征讲座视频累积的资料近1T。
不过,参考资料再多,也需要学生花时间去学习。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知识层次有差异,硕博阶段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没有适合每个人的教科书,解决问题要积极主动探索。作为一名导师,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最好条件,最终回到了那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欣慰的是那位问我实验加几摩尔的学生最终圆满完成学业,并求职到中兴工作。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学生跟我说:“没有deadline,就没有生产力”
带学生也是学习的过程,正所谓教学相长。
某次,我给本科生上课,布置大作业。学生提醒我一定要给deadline,“没有deadline,就没有生产力”。另外,一位博士因为不满我给他反复修改论文,对我说“老师,今日事,今日毕”。这些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留下的金句,也成为后来我告诫学生的段子。确实,在特定语境下,“没有完成,何谈完美”。
在科研的过程中,看起来是导师在指导学生,但是真正在做具体实验的是学生,最原始的现象是学生先观察到,这就需要学生有悟性和灵气。虽然导师通过汇报了解所有学生的实验,但是学生选择什么样的结果汇报,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和感知,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不能让反常的现象漏掉,也不能总关注次要问题中的反常现象。
就个人经历而言,我的一篇快速充放电电池的工作,实际上最初并非为了锂离子电池工作而设计,当时导师要求做太阳能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实验山穷水尽的时候,偶然机会将其用在锂离子电池上发现效果出奇的好,我抓住了一瞬间的想法,完全改变了方向,整个思路转变并非导师安排。我自己所带学生的一篇Nature Catalysis工作也是学生在我安排任务之外衍生出来的成果。
科研工作“歪打正着”的情况不胜枚举,然而是否能抓住隐藏的机会,需要让学生学会讲“真”话,同时,导师也要指导学生捕捉“关键时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指明的方向需要学生探索,甚至适当时候学生可以挑战老师的观点。我的博士导师李洪钟院士有一次告诉我,“…给学生布置课题六个月后,学生就应该有比老师认识多的地方…”。鼓励挑战权威观点,实际上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现新结果。
我也曾被学生“套路”
每位导师都希望招到天资聪慧,勤奋肯干的学生,事实未必得偿所愿。
刚回国的时候,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告诉我,“分数其次,踏实肯干的学生最好,有可能走得更远”。因为明升体育app研究大多数情况都是失败的,能够经受挫折,不轻易放弃的学生,再辅助以精心培养,必能有所成就。
聪明出自勤奋,真知源自实践(李洪钟院士题字)
不过,现实还是那么骨感,学生们似乎已经清楚了导师的套路,更有甚者,开始揣摩面试老师的心理。一份网红“考研面试宝典”就教学生以套路反套路,“如果面试老师问你未来怎么打算,一定说,想上博士。无论是否有意愿都要这么答,要像导师您一样走科研这条路……”
但是,“套路”而来的人生,经常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曾经有一个学生入学后第二天说:“老师,我就是来拿毕业证的,实验我会好好干,但是不追求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我错愕于学生的坦诚,反问“面试的时候,怎么不告诉我?”,他回答:“我这么说,你就不要我了”。毕业后,这个学生获得某市选调生资格,但是听说要下基层,就放弃了(估计他觉得当地比科研更苦吧)。另有学生,迷恋于过往的辉煌,高考的高分、大学的潇洒,在研究生阶段,突然需要接受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便迷失且不自己调整,最终落得没有文章、没有专利,论文勉强过关。
相比之下,刻苦努力踏实肯干的学生不仅学习了最前沿的知识、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也为奋发有为的未来奠定了基础。毕业的那一刻,不管是出国留学、去高校当老师、应聘大型企业,都给自己辛苦几年的努力交付完美答卷。
导师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未来可期,没文章、没专利、没成果的“三无”硕士毕业生,基本失去了读博深造的可能性,老师也很痛心,但是道路是学生自己选择的。
因为有过创业的经历,我总是告诫学生“求学阶段是人生最开心的时候,现在的烦恼根本不能称之为烦恼,珍惜学习的机会吧”。我带的第一批硕士工作两年后,方才明白,现在又返回来读博士。
不过,这可能就是年轻要走的路吧。
怎样成为一名好的导师,应该用整个职业生涯来修炼
硕博三五年,皆是一份缘。既有导师栽培学生,也有学生成就老师。做一名年轻人的导师,我很喜欢这份职业。给二十几岁年轻人做导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既要坚持培养计划的原则,又要兼顾学生不能承受之轻,满腹热情未必对学生胃口。
从学生转变为导师,好似一个轮回,如果现在已经忘记了做学生时候的心态,理解学生心态有一定难度,那就努力向自己导师学习,把对待学生的诚心传递下去。
有人总结,二三十岁是科技工作者的黄金年龄,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明升体育app发现是在年轻阶段完成,作为导师,怕错过一个天才,耽误一份辉煌。希望学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家人和国家的殷切期望。
怎样成为一名好的导师,是青年教师的必修课。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可能超过专业领域学术前沿研究,我想,应该用整个职业生涯来修炼。
课题组团建合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