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区的高考分数已经出炉,考生和家长正在面对一个新课题——填志愿。
“去哪所城市读大学?”“什么专业好就业?”“中档分数究竟该怎么报?”……这些问题,让来自新疆的园园和她的家人感到头疼。园园妈妈在高考出分之前,就未雨绸缪找到了专业的志愿填报服务机构,花6000元购买了服务。
然而,对方甩给她一个链接——这个系统很好用,靠它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原来,系统号称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为孩子进行精准匹配,“一分都不浪费”。
填志愿,靠这类“高科技”工具管用吗?记者在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与微信搜索入口输入“AI智能填报”,按照推荐顺序下载和试用了十几款相关应用。记者发现,尽管标榜“有内部数据”,有“资深专家”坐镇,一些志愿填报建议还是显得有些草率。
“冲、稳、保”有些乱 个性化仍不足
这些应用的操作流程十分相似,用户只需注册后输入分数、地区和考试科目,系统便能迅速生成一套不同梯次的“冲(冲刺)、稳(稳妥)、保(保底)”志愿顺序。
不过,大部分软件在免费试用阶段仅展示有限学校信息,想要解锁全部内容,需支付199至1100元不等的会员费。
然而,即使付费成为会员,也不意味着就能完全信任系统给出的结果。
记者使用同一套考生信息测试多款系统,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不同的应用中,同样的大学,一个认为它是考生的“保底”选项,录取率高达八成以上;另一个则将它列入考生的“冲刺”院校,录取率不足百分之一。
同一软件内部,“冲、稳、保”的分类也很难看清其中逻辑。记者使用某一志愿App发现,该软件总体以2023年的数据为参考,但将当年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作为“冲刺”院校,将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作为“保底”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软件还在高校梯次上出现了混乱——将“985”院校列为“保底”,并无明显专业优势的院校却需要“冲刺”。
不少应用在志愿填报考量因素上设置得过于简单,对考生兴趣、个人规划这类关键因素“避而不谈”。而且,它们大多只针对普通高考生,很少考虑少数民族单列招生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招生计划。
业内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款高考信息服务产品,至少应该具备下列要素。
首先,必须要有准确的分数数据、高校和专业数据,这些都是基础数据。很多数据并不好找,不一定能够完全靠自动化手段抓取,需要人工查找,并进行二次校正。有些机构对数据把关不严,对缺失的数据可能就会胡编乱造。
同时,要让考生和家长能够方便地利用这套数据。不同的机构其实有不同的规则和偏好。如何呈现结果、如何排序,就跟每家机构对填志愿的理解程度有关。
另外,这类应用中也应该有专家的专业指导,有更个性化的内容,帮助考生了解职业,了解专业,也了解自己。
然而,对焦急地要为未来作出决定的考生和家长来说,很难有精力在诸多志愿填报应用中进行甄别。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裴云龙表示,随着AI在志愿填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需要加强对AI的科普,告诉大家无论是多么酷炫的技术,它都可能犯错,其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类似应用的监管,设立一定准入门槛。比如,要求提供志愿信息服务的厂商需具备一定资质,引导行业有序发展;同时还要严禁对AI作用夸大宣传,以免用户轻信,造成损失。
高考政策解读专家娄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AI在志愿填报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数据收集员、数据分析员和报考参谋员。“AI工具应该是帮助我们去梳理填报志愿的逻辑,让我们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去做。”
娄雷强调,志愿填报应该未雨绸缪,在出分之前,甚至可能在高中阶段,考生就要对升学政策进行适当了解,对自己的未来着手谋划。志愿填报,也应该由家长和考生自己来做出最终决定。“很多问题关乎一个家庭价值观,比如我们究竟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选综合性大学还是专业类大学,什么叫性价比高的选择……”娄雷说,很多家长寄希望于高考成绩揭晓那一刻,通过寻求短平快的方式得到一个答案。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教育部也再三提醒,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