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SCI论文
1项发明专利
多项奖学金与荣誉称号……
于专业领域
他不懈追求着技术创新
在科研的道路上
他绽放着自己的光芒
他是来自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
2020级本科生刘建鑫
主动出击,大胆探索
作为一名本科生,刘建鑫发表了5篇SCI论文,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dvancedMaterials和ACSOmega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在大学四年内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离不开他本人长久以来的付出,也离不开学院为良才提供的肥沃土壤。在兴趣的驱动下,早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刘建鑫就主动联系了班主任刘泽教授,几次交流之后便决定加入课题组,着手相关研究工作。谈及参与科研的心得,刘建鑫说:“如果决定要走学术研究这条路,那就尽早进入课题组,我们学校的老师其实都是非常乐意本科生早一点进入实验室去参加科研工作的。”
课题组合照
刘建鑫的第一篇论文是在大二的寒假期间完成写作的,彼时仍是科研“小白”的他得到了导师的充分信任,也经历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科研训练。在放假前,他就完成了所有的理论研究工作,后续的主要任务则是要把科研成果整理成文。“过年的那段时间,我在家里面足不出户,就在写论文,写了20天,感觉对自己锻炼特别大”。刘建鑫自己学习了论文撰写的相关知识,完成了第一篇论文的写作和投稿,再根据专家的审稿意见进行完善修改,最终,他的论文如愿在ACSOmega发表。刘建鑫深度参与了这篇论文从研究到发表的每一个环节,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也收获了圆满的结局。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他将在科研道路上继续深造,探索未知的学术领域。
班级合照
在刘建鑫的科研履历中,“申请发明专利1项”这行简短的文字格外特别。刘建鑫介绍,他所申请的是一个关于微力传感器的发明专利,该传感器能够通过微力测量单元根据所测量的电容分别计算得到小量程微力测量下和大量程微力测量下力加载探针的运动位移,并根据运动位移和力敏感元件的弹簧刚度计算得到相应量程微力测量下的微力大小。为了让传感器能够达到特定的量程、尺寸、分辨力等技术参数,就需要不断地对其力敏感元件部分的参数进行优化。对于刘建鑫来说,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设计了许多方案,大多都因为无法满足技术要求而成为了废案,在无数次调整修改之后,才得到了符合需要的最终版本。刘建鑫用实际行动证明,技术创新固然不易,但只要勤于思考、敢于尝试、勇于突破,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刘建鑫在实验室
合理规划,高效复习
刘建鑫认为,身体素质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四年中,刘建鑫坚持锻炼,规律作息,探索出了最合适自己的睡眠时长。“我习惯每天睡六个小时左右,听起来可能会有点短,但是这个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合适的。在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的同时,尽可能的少睡一些,就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更多的事情”。掌握自己的身体节律,维持一定的生活规律,据此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减少时间与精力的无效消耗,才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
数学雷锋学习互助组指导师团队合照
(第一排左六为刘建鑫)
在复习备考方面,刘建鑫也有一个“独门秘籍”。他会为自己设置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开始于课程结束之前,主要任务是完整系统地梳理课程内容,并将所有的知识点整理成复习笔记;第二轮复习安排在考试与考试之间的空档,具体做法是在考前回顾前期整理好的复习笔记,帮助回忆起先前已经复习过的内容。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复习方式,既提前一段时间全面复习了所有学习内容,也能在考前及时“唤醒”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
坚定所爱,追逐梦想
在未来的路上,刘建鑫带着坚定的目标和清晰的愿景,展望着自己的人生蓝图。他计划在博士后阶段开拓国际视野,探索行业发展,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增添新的色彩。然而,刘建鑫的心之所属始终是祖国,他决心学成归来后入职国内高校,通过教书育人,为国家的学术事业贡献力量,继续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刘建鑫坦言,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也并非易事,但他相信,凭借自身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愿望坚定,信念坚强,终将攀登到成功的巅峰。
刘建鑫与其团队参加周培源力学竞赛(右三)
?
追逐梦想的路上,总会有一些耀眼的星光照亮后来人的前行方向。对于学弟学妹们,刘建鑫勉励大家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一些事物,而不是随大流。“选择权要抓在自己的手里,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去做什么方向,想要在什么样的领域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选择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自己选择的领域里面发光发热。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