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片:细菌DNA转位蛋白FtsK的三个γ域,它们与一个8碱基对KOPS序列结合。)
环状染色体二聚体是由于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重组而产生的,它们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无法被成功分离到子代细胞当中。在2008年8月22日出版的《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上,来自英国的一组明升体育app家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他们表示通过研究找到了一种细菌DNA转位蛋白-FtsK的3个γ区域,并且阐述了这种转位蛋白对于DNA负载和染色体重组等发生作用的内部机制。
研究人员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研究后发现,在该细菌的dif位点的XerCD位点特异性重组能将这些二聚体染色体转化为染色单体,这一过程中伴随着一个需要DNA转位酶(DNA translocase)FtsK的反应。其中染色体上的一段小型8碱基对DNA序列KOPS(GGGNAGGG)引导着FtsK的转位发生。而FtsK通过一个C端翼状螺旋γ域来和KOPS序列发生相互作用。
对于3个与KOPS序列结合的FtsKγ域的晶体结构分析,帮助明升体育app家了解了这些γ域是如何识别KOPS序列的。因此,研究小组推测每个FtsK六聚体中存在3个γ域对于识别KOPS序列并且负载上FtsK是够用的,这将最终激活dif位点的重组发生。而在转位过程中,FtsK无法识别颠倒的KOPS序列。因此,文章作者提出,KOPS序列是作为FtsK负载位点存在的,以上这种特殊的γ-KOPS之间的结合方式控制着FtsK马达区域,并且最终决定着其运动的单一方向。(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 何宏辉/编译)
(《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Vol 31, 498-509, 22 August 2008,Jan Löwe, Ian Grainge)
更多阅读(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