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吴楠博士的研究表明,藻结皮和地衣结皮是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氮源,其中,荒漠蓝藻不仅因其具有丰富菌丝体,成为防沙治沙的先锋物种,而且因为其显著的固氮能力,有望成为新型生物绿肥,在未来的荒漠植被重建中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该研究发表于《干旱环境杂志》(Comparative study of nitrogen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North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828-833)。
上述相关研究已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明升体育app基金项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藻结皮及地衣结皮固氮潜能探析”的支持。在后续工作中,吴楠将依托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多达6 科25 属77 种的蓝藻资源,选取固氮活性较高的藻结皮类型,实验室模拟固氮活性对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确定影响固氮活性的关键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定期定点采样与观测,获取结皮有效固氮时间、结皮盖度等数据,建立估算该沙漠生物土壤结皮年固氮量的公式,定量化描述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中的生态意义荒漠藻结皮有望成为新型生物绿肥。(来源: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